【大紀元2014年0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苗栗‧我家」是以輔導苗栗蘆竹湳社區成為「傳統建築人文生態園區」計畫之一。育達科大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陳弘正19日指出,推動這項計畫,讓他看到家庭觀念從新回來以及文化從家庭出發,兩代文青得以傳承,同時也吸引年輕人返鄉。
苗栗縣蘆竹湳地區1968(57)年被劃入重工業區,房屋不得改建、發展停滯,加上周遭環境空氣汙染,年輕人紛紛搬離,留下老人守著家園。不過,限建政策及產權問題,卻意外地保留了53座閩南式三合院夥房。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爭取600萬經費替社區改頭換面,並與育達商業科技大學簽產學合作聯盟。
陳弘正說,苗栗的年輕人8成在外求學,在台、清、交、政大受教比例很高,表示苗栗家長們的教育是成功的,可是卻沒辦法讓孩子回到家鄉,這是所有苗栗家長心中的痛。在蘆竹湳深耕很久的上一代文青,希望下一代回鄉,正好藉著社區文創、社區營造,讓他們在外地求學、受過良好訓練的孩子有機會返鄉。
陳弘正指出,參與「苗栗‧我家」計畫後,下一代進入職場的第一年願意放棄出國進修機會,跟父母親一起做文創。陳弘正也看到家庭的價值凝結在一起,可以感受父母親很開心,兒女會設計、會帶動友人從外地到來。
用文化、家庭吸引年輕一代返鄉,年輕一代雖然經歷叛逆期,但跟父母親的關係半年來有著變化改善。其中一位年輕人甚至參加勞委會為期3年、多元人力方案,擔任社區經理經營社區。
「苗栗‧我家」透過網站、臉書粉絲團、個人關係宣傳,辦理背包客分享會、三隻小豬動畫坊、甲骨文青等活動吸引人群,另外還包括在地人物訪談,陳弘正說,未來希望推出小旅行,「呈現有溫度、有故事的景點,想把一個個家庭故事串連起來」。
蘆竹湳社區已經營造6~7年,由4~5個核心家庭支撐,希望能復興當地舊工藝,如陶瓷、爆米香、染布等,並且與附近仿古道具工廠合作開發類似小影城。除工藝外也想恢復舊生活樣貌。陳弘正表示,「不要只做形式的東西,要從家庭出發,也吸引一些想法相同的家庭加入。」
(責任編輯: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