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夕陽如詩

作者:貫明
font print 人氣: 8688
【字號】    
   標籤: tags:

從幼年的時代開始,我就對夕陽與黃昏產生了一種奇特的感覺。

看到夕陽,它讓我在心中生出對造物主無限的感恩;看到夕陽,它總能提醒我珍惜稍縱即逝的時光; 看到夕陽,不論走到天涯海角,它總能為我帶來平時少有的幾分快樂與愜意。每當看到如詩如畫的夕照,我總是會放慢一下行走的腳步,靜下心來欣賞那極為短暫的美好時刻。

著名的美術大師達.芬奇在《繪畫論》中講過:「在昏暗的門口坐著的人物的臉頰由於光和影的作用顯得非常美麗。」這種「昏暗的門口」恰好是明亮的屋外與黑暗的屋內的「分界線」,而夕陽西下的時刻恰好是明亮的白晝與黑暗的夜晚的過渡時間帶,是一天中最美的時刻之一。每天下班回家之際,迎著夕陽前行,騰然發現夕陽所帶來的暮色世界是那樣的美麗。夕陽周圍的雲時時刻刻變幻著各種各樣的色彩與形狀來展示其獨特的神秘與美妙。

偶爾看到夕陽那柔柔的金光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像灑下了一層碎金,湖面散發著幽幽的金色光芒,讓人留連忘返。

古代的文人墨客寫出了許多讚美夕陽的詩歌,在〈滕王閣序〉中有這樣兩句詩:「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落霞孤鶩齊飛的動景中,勾勒出了一幅寧靜致遠的畫面。

同樣,秋水長天一色的淡然,也充滿了怡然與明淨。「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唐朝李商隱〈登樂遊原〉中的詩句,作者在詩中有感於光陰如流,時不再來,表達了自己惜時、惜已的悲憫心情。

古往今來,只要出生為人,如果不修煉就無法擺脫生老病死,因此當人們看到夕陽西下的時候,許多人都是觸景生情,心中悵然若失。一天已經過去了,未來的日子將會如何呢?未來的日子是喜是憂?未來的日子還有多久?人們無法用世間的知識擦去心中的迷茫。

我喜歡在夕陽夕照之下獨自一人漫步,思緒中卻沒有古人的那種莫名的傷感。夕陽西下,紅霞滿天,換個思維方式來看,其實也是一個希望的階梯,它雖然是一天的結束,同時也是生命不停延續的象徵,黃昏過去,必將迎來的是另一個嶄新的早晨,日起日落,周而復始,

人就是到世上走一趟,黃昏是最後一站,又何須惆悵,望蒼天無限,看人間人生苦短呢?在有限的人生中,一個人如果能行善積德,廣結善緣,即使每天長望夕陽,相信他的心中也不會有任何失落感。相反,美麗的夕陽會給他的人生賦予正面向上的意義。

喜歡夕陽,因為它如詩如畫,卻又含蓄緬腆,讓真正懂得欣賞它的人經常陶醉其中,忘記了空間的存在,忘記了塵世的喧囂,忘記了心境的煩躁,忘記了人世間的恩怨情仇……

夕陽暮色,瞬間即逝,如果煩躁的心靈無法撫平,就去看看如詩如畫的夕陽吧!

──轉載自看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小學的時候,老師帶著我們記頌這首李商隱的〈登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雖然看起來是一首即景抒情的詩,但是小小年紀的我,卻謹記著生命若近黃昏時有著無奈,可一定得記得夕陽無限好,就算是曇花一現也聊勝於無。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表達了夕陽的美卻短暫。有人用夕陽來暗喻事物發展的緩慢與低糜。還有用夕陽來抒發哀傷或寧靜的心情,如「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其實,我們無法揭開夕陽的神秘面紗,因為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心境,其所表達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
  •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邪巫襲港,生化屠城。 《雲笈七籤》有云:「運將泰乎,則主陽真精降而為主。賢良輔而姦邪伏矣。 時將否乎,則太陰純精昇而為主,姦邪弼而賢良隱矣。
  • 五十多年前,老漢剛入學的時候,小學一到三年是在孫中山先生的家鄉,翠亨村讀書的。某日,毛澤東到孫中山先生的故居參觀。同時出現了四個一模一樣的毛澤東。當年中山紀念中學甚多同學在場,亦有不少村民見到。
  • 老人如書:老年人有詩的意境、浪漫;有平靜的心情、有成熟、智慧美、風範的美。 老人如秋:人到老年,正如秋天一樣,經驗豐富、老練成熟、碩果纍纍,是盛收的時期。
  • 夕陽
  • (大紀元記者沈一鳴紐約報導)2012年11月19日正式開張的法拉盛皇家日間護理中心,以其專業的服務管理隊伍,寬大敞亮的經營面積,成為服務紐約皇后區華人社群老人眾多機構中的新軍。是什麼原因讓這家剛剛走入市場僅僅兩個月的護理中心,就已經在社區中樹立起了口碑,成為老人們,兒女們一個關注的地方呢?就此我們採訪了中心負責人 Tiger 趙先生。
  • (shown)這樣的「老」,沒有桑榆晚景的落寞,沒有美人遲暮的哀傷,沒有英雄老矣的悲歎。我一直不相信自己會老,而他們則演繹了一個現實版的不老的傳說。
  • 巴西里約熱內盧,博塔弗戈灣與科爾科瓦山的夕陽,遊艇散佈在海岸和山鑾之間。
  • 美麗夕陽向來都是畫家和攝影師最愛捕捉的景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選全球12個絕美日落景點,台灣墾丁關山也名列其中,與中國大陸杭州西湖、美國大峽谷等知名景點並駕齊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