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國內三大米商以進口米混充台灣米、劣米冒充好米,嚴重損及農民與消費者權益,雲林縣在地農民代表、糧商、米穀公會、米粉烘培業者、農會25日在立委李應元服務處召開記者會,呼籲修改「糧食管理法」、進口米不得混充台灣米,並提高罰則、嚴懲不法糧商!農糧署副署長陳建斌與行政院消保官張志嵩也應邀到場!
雲林是台灣重要的糧倉,農民苦心經營台灣米的品質,好不容易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優良米的形象。許多國人在挑選包裝米時,也會特別挑選台灣米,以表示對台灣米的支持。李應元表示,現在竟然有不肖業者以進口劣質米,魚目混珠冒充台灣米,實在令人痛心。
縣議員蔡秋敏率陳情的農民表示,農民看天吃飯已經很辛苦了,現在又有這些不肖的米商,政府一定要嚴懲不法 ,留給農民一條生路。
李應元說,過去由於農糧署對於包裝米的抽查頻率過低,以及處罰過輕,至不肖業者挺而走險,蓄意標示不實,賺取暴利。因此他將提案修改「糧食管理法」,明定國產米不得摻雜進口米,嚴重違規者註銷糧商登記證,並改按公司累計違規處罰。目前係按產品累計處罰,因此業者以換新產品方式,將過去違規紀錄一筆勾消。應立法明訂有違規紀錄業者,要求逐件送審制。
消保官張志嵩表示,行院已經開過相關會議檢討,會保障消費者安全,違規產品已要求下架並可以退換貨。農糧署副署長陳建斌表示會朝著李應元委員的建議來修法,有些規定已經於本月中修正,會嚴辦違規米商,讓台灣米與外國米不再混賣,保障消費者與農民權益。
台灣省米穀公會理事長吳源昌及雲林縣米穀公會理事長鍾崑崙也都表示不肖廠商的行為影響了優良的商家 ,請農糧署加強查驗,挽回消費者對台灣米的信心。鍾崑崙表示,台灣米在外觀上比較圓,吃起來較香Q有粘性,而進口米比較長,吃起來沒有香味也沒有粘性,消費者在購買包裝米時,一定要拆開仔細辨識!
[[2]]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