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醫學院高材生才知道的驚人「記憶術」(五)

學會「整理歸納」,才能快速記憶(下)
font print 人氣: 311
【字號】    
   標籤: tags: ,

作者:築山節 譯者:李伊芳

「想要認知」是不夠的,必須「確實認知」

在此建議容易健忘的人:為避免發生「認知忽略」,大腦必須有「輸出」的動作,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書寫或說話。

單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只能說是「想要認知」;然而真正要寫成文字、說出口時,就必須「確實認知」才行。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學習,只有唸過、聽過是「想要記下」而已,一定要養成習慣,手寫或口述「輸出」自己認為真正重要、非記不可的情報。

「手寫和口述」效果驚人,可強化記憶力

「輸出」的動作還具有兩項附加效果:

1輸出等同「再次輸入」,可再次強化腦中記憶。
2提高對重要資訊情報的「注意力」。

動手寫筆記,會讓內容經「眼睛」再次輸入;出聲朗讀時,會經由「耳朵」再次輸入。如此一來一往,再加上首次輸入,使輸入次數達3次之多。雖然輸入的動作很單純,但輸出的動作卻有「輸出+再輸入」的雙重效果。反覆輸入、輸出,配合使用大腦的視覺、聽覺與運動功能,無形中也強化了腦中記憶。

舉例來說,如果在街上散步,突然被問到「有什麼特別顯眼的建築物」時,能確實回答的人少之又少。不過,如果「散步前」就知道這個問題,散步時勢必會特別注意周遭建築物,減少「認知忽略」。學習也是如此,先想著之後要整理「重點筆記」,聽教授講課、讀教科書、抄筆記時都會格外專心,集中注意力記下重點。

重點2
情報無法「引起共鳴」,只會一知半解

將教科書或老師講課內容一字不漏抄寫下來,僅是做到「基本認知」;但是想以自己的想法進行歸納時,就要自己嘗試說明與解釋。

例如醫學教科書往往一句話就含有數個專有名詞,教授在課堂上能講解的相當有限。學生得查詢專有名詞後,才能對內容有進一步瞭解。否則光想著「這部分在講些什麼?」內心不會產生任何感想或共鳴。如果一味死背、順利通過考試,日後對行醫也沒有實際幫助。因為沒有引起任何共鳴的情報、不經思考的資訊,很容易隨時間而淡忘,無法成為長期記憶。如果只是機械式地寫下自己無法理解的筆記,不但勞心勞力,也沒有任何增強記憶的效果。

從現有認知聯想,有利下次喚醒印象

站在神經學角度看「解釋」這件事,以腦海中勾勒的影像來說,當大腦試圖獲得新的情報資訊時,就預計要把新資訊納入已建立的「知識體系」中了。

例如第一次看到「homeostasis」這個單字,並嘗試記下時,字典裡的解釋為「不論環境變化,生物體運作仍保持一定規律」。

即使第一次看到這個單字,但每個人都能將它理解為:「不分寒暑,人的體溫保持在一定範圍內,心臟也持續跳動。儘管跳動頻率可能暫時提高或下降,但仍會迅速回復正常範圍,如果不能順利恢復,則代表健康出現問題,血壓與脈搏也是相同情況。」

大腦在這個基本認知上,記住了「homeostasis」,可以輕鬆理解並記憶。下次看到此單字便能迅速喚起印象。

─ ─摘自:《醫學院高材生才知道的驚人「記憶術」》采實文化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腦清醒時思緒敏捷,工作時處於興致高昂的絕佳狀態;學習時,解題速度會比平常快上許多,即使碰上高難度的題目,也可以馬上找到方向;寫文章時則能文思泉湧,條理清晰。因此,每當提到學習方法時,如何刻意讓大腦保持「清醒」,並在每一次學習時間善加利用,絕對是要優先強調的重點。
  • 有人會問:「輕微的興奮狀態有助於提升大腦的清醒度,那麼緊張與迫切感是否也會有相同效果?」沒錯,正是如此!「感受緊張與迫切」是讓大腦保持清醒的第三種方法。
  • 以下是控制大腦清醒度的兩大前提,希望各位讀者牢記在心:
  • 就讀醫學院時,同學都說我是「歸納整理達人」。學習可細分為許多類型:有人擅長研讀分析論文,有人專攻解題,大家各有強項。而我唯獨對「整理、歸納」特別有自信。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良好的閱讀能力將為孩子帶來無限可能,包括教育機會、學術成就,以及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獲得成功。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 有效的時間管理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值得學習。以下幾個策略可以幫助學生以最佳的方式管理時間。
  •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吃一隻活青蛙,那麼接下來的一天就不會有更糟糕的事情了。」 這句標誌性的名言是「吃青蛙」學習法的起源,這是一種通過確定優先級進而提高效率的方法,有助於人們識別並首先完成最困難的任務,讓它們不再擋路。
  • 隨著教學和學習方式的不斷發展,可以公平地說,今天的方法與過去幾代人傳播知識的方式幾乎完全不同。不斷發展的學生特徵和數字技術的大規模採用,已經使學習過程越來越注重視覺資源和簡短的複習時間。微學習就是這樣一種方法:它鼓勵人們在不到15分鐘的時間內學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