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室內設計

【王健專覽】室內設計 兩岸大不同

【大紀元2013年08月27日訊】1985年秋天我在日本東京澀谷著名的展場「拉弗列設計館」,目睹當時擔任北京工藝大學室內設計系主任張綺曼教授,在該地展出的作品——北京人民大會堂設計透視圖,是用廣告顏料作畫的。同樣展次中也有女生設計師用麥克筆作畫的公共巴士設計透視圖,據展示館的人員介紹,這是她們來日遊學結業時的作品。根據調查,中國在1980~1990年代尚無現代化之設計教育,尤其在民間從事室內設計工作的個人或組織絕無僅有,只有公家由中國國務院直屬之中國設計院擔綱一些公家的室內工程。

天安門事件後,中國當局發現年輕人必須經由個人之思想與創意,讓其宣洩情緒,於是經由國務院主導,自1989年起在全國同時設立了12所設計學院,從北京工藝大學開始,最南到廣州輕工業大學,算是在教育改革開放上的重大改變。

從此開放政策看來,中國的設計教育和台灣比較起來整整慢了二、三十年左右。台灣第一家設計學校由王永慶先生創辦,在1965年成立明志工專工業設計科,為該科系的首創者。至今台灣島上已有37所大學設有設計科系。7月26日,中華民國室內設計裝修協會,由5名理事長主持,特別為室內設計業在未來因應「服務貿易協定」的開放下,針對兩岸室內設計的諸種將發生的變化,特聘在上海頗具知名的設計師史南橋,來解析兩岸設計業的差異及因應對策。

綜觀兩岸室內設計的發展,1990~2000年中國的發展模式和台灣極為相似,起初以抄襲、模仿為主。記得當時香港出版的《美化家庭》、台灣的《摩登家庭》、《當代設計》、《ARCH雅砌》等雜誌大量流入對岸,成了對岸室內設計業的重要資訊來源。當初中國的裝修公司,亦以台灣最拿手的樣品屋為「標本」,亦步亦趨地跟進,進而大量邀請台灣室內設計師赴中國,展開經驗傳承的工作。中國民間同時也醞釀組成室內設計相關的團體,在各個省分紛紛成立裝飾協會等組織。至目前為止,中國尚無全國一致性的管轄機構,不若台灣室內設計與裝修業,需透過中央內政部頒發的許可證才能執行。

20年來,中國的房產業蓬勃發展,隨著GDP雙位數的成長,設計裝修業也隨著水漲船高。加上民間消費大增,裝修業的需求急速膨脹,由於建設之需求,公司需才孔急。自2000年後,中國的裝修業為因應大規模開發,承包公司規模越形龐大,甚至1年業績可達千億人民幣。10年來他們跳脫了台灣與香港,直接尋找外國的設計機構合作,其業務開始分割為建築,由國家設計院主導,裝修則分為「硬裝」與「軟裝」。不少歐洲名牌開始進駐中國各主要城市,工程大都以整批大規模進行,工人多時,有千人之譜,這和台灣作法大異其趣。目前台灣設計師大致以精緻的樣板屋為其核心,這方面台灣的設計師們保有絕對優勢,但在營業體的規模上逐年落後中國,這在未來實施「服務貿易協定」後,台灣設計師須正視的弱勢,正如史南橋先生所言:「必須結伴而行、團隊合作」才有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