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為響應環保局落實低碳生活,22日起一連4天,二十多家廠商在新竹市體育館聯合舉辦電動車展覽,展出的各種機車和自行車造型亮麗,價格卻不便宜,業者表示,政府環保政策立意雖美,但消費者的第一考量還是經濟面與實用性,呼籲政府能有更完善的配套措施。
「中華汽車公司」設計製造的電動機車市佔率達七成,為全台第一,但比起一般燃油機車銷售量仍低得可憐,銷售人員說,工業局視不同車型補助7,200元至10,000元不等,環保署補助3,000元,另有各縣市政府加碼補助,例如今年9月4日起新竹市環保局將提出12,000元補助,釋出100個名額,以民眾領車牌之順序決定,這是新竹市民的特優行情,其他縣市沒有。
在政府補助的前提下,購買一輛電動機車需支付約3萬5千至5萬4千多元,速限約50~55公里,視車款不同,10安時電池(10AH)充電一次能跑三十公里、20安時電池(20AH)充電一次能跑六十公里,然而油價貴,1元僅能行駛一公里,而電動機車3元(1度電)能行駛16~22公里,長期下來花費還是省很大。
不過與燃油機車相較,因無法滿足速度感,騎乘侷限在一定的活動範圍,因此尚無法被社會大眾所接受,購買族群通常為銀髮族和高中生,家庭主婦慢慢騎著去買菜,青年學生從宿舍騎到學校,因為車速慢不可能飆車,讓父母比較放心。
展覽場內有一輛機車泡在水箱裡,車輪不停的轉動,看起來頗為奇特引人注目,原來是在做防水馬達測試,「鑛達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衍漳表示,此馬達泡水30公分,在展覽會場已展出4天沒有故障,為該公司獨特研發之產品。
「鑛達」為電動車製造廠,王衍漳是技術出身,他配合政府政策生產、推廣電動車許多年卻也感觸良深,針對電動車的續航力問題,他表示除了台北、台南之外,各地充電站很少,他提出「車、電分離」的概念。
他說,目前台北、新北、板橋等地共設了30個「電池交換站」試辦運行,以悠遊卡刷卡付費,直接更換充飽的電池,不用花時間等待充電,又可以放心的騎車,不必耽心騎到一半突然沒電。如果在全省各地普設交換站,則能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使產業活化起來,將是一大突破。王衍漳呼籲,政府政策成功,百姓不會空轉,前途就會樂觀有希望。
「宏龍公司」研發輪椅、電動車等已有28年歷史,經理郭純純表示,24V 36AH齒輪箱傳動系統為其公司獨創研發,一般電動車需要4顆電池,運用此一系統只需要2顆電池,可以減少電池的故障率。她今年將公司更新商標命名「台灣龍」,就是要告訴台灣人對自己要有信心,活出尊嚴,她驕傲的說:「公司生產的電動車所有大小零件、車體等,100%都是台灣製造。」
購買價格太貴、行程不長及充電不易等三個問題,一直是電動車發展的緊箍咒,看來理想和實際還是有一大段距離,需要產官學界共同去跨越。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