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社會萬象

研究:生活毒素破壞父母身體 癌寶寶躥升

【大紀元2013年07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文綜合報導)癌症發病率呈急劇上升且年齡向下降,中國「癌寶寶」 正以每五年5%的速度上升中,各種「母細胞瘤」悄悄侵蝕剛出生寶寶的健康,部份在診斷癌症後已移轉擴散,無辜的孩子失去醫治機會。專家建議準備生小孩的父母應遠離生活環境中處處隱藏的化學毒素與輻射傷害,唯有健康身體底子方能生出「健康寶寶」而不是「癌寶寶」。

環境毒素釀癌寶寶

中國癌寶寶數目與日俱增,中國在14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中,惡性腫瘤已躍居第二,僅次於意外傷害。專家稱兒童腫瘤多是交感神經系統細胞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產生突變所致,而這種基因突變主要原因是環境與食物污染等毒源讓「爸媽沒有好底子」以致生出癌寶寶。中國武漢協和醫院兒科李時望副教授稱,如果年輕男女長期接觸生活中化學物質,如油漆、石油產品、溶劑、農藥等;頻繁接觸電磁、離子輻射等污染源,一旦懷孕會使發育中的胎兒受到損傷,增加了兒童患惡性腫瘤的可能性。

大陸癌寶寶年年上升

癌寶寶案例,據《武漢晚報》近期報導,剛出生三天的嬰兒,突然哭聲讓父母感覺撕心裂肺的痛,而且呼吸不順暢滿臉通紅。送到醫院檢查,診斷患神經母細胞瘤,且已轉移到肺部。

據調查,近幾年中國兒童腫瘤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平均每年有3~4萬兒童被確診患惡性腫瘤,且發病率正以每五年5%的速度上升。武漢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金潤銘教授說,兒童患惡性腫瘤的越來越多,5年前該院一年收治不到10例,而去年一年就收治了近100例,到今年上半年該院查出的惡性腫瘤患兒竟已達80餘例。

流行病學調查還發現:懷孕期間服用某些藥物尤其是激素類藥物,可以使胎兒細胞的染色體攜帶致病基因或發生基因突變,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也會提高腫瘤發生的幾率。

癌寶寶只半數可醫治

中國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趙強教授日前透露,兒童腫瘤的發病率已經達到萬分之一,他們中大約只有一半可以徹底治癒。兒童腫瘤分實體瘤和血液系統腫瘤。血液系統腫瘤包括各種白血病和淋巴瘤;實體瘤是各種「母細胞瘤」,包括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骨肉瘤、肺癌等。

其中實體瘤的很多病種在成人中沒有。兒童中最常見的實體瘤是各種「母細胞瘤」,包括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等。尤文氏肉瘤、骨肉瘤等也比較常見。成年人中常見的肺癌、乳腺癌、肝癌、大腸癌等則發病很少。

遠離污染拒絕癌寶寶

趙強教授呼籲,準備懷孕的準爸媽最好不吸煙、不酗酒,不吃黴爛變質的食物;孕婦懷孕前3個月應儘量不要亂服用抗生素;準媽媽應避免接觸放射線,儘量不拍X片和做CT檢查;家居生活環境中避免使用接觸含苯、甲醛等有毒物質的家具等。

寶寶出生後,家長平時要多注意孩子的身體變化,如果孩子不明原因發燒持續一週以上、淋巴結腫大;孩子生長變慢或是變瘦,精神不好、不哭不鬧;給孩子洗澡時發現腹部、四肢有硬塊等,最好到醫院進行檢查。孩子外觀可能出現症狀,例如臉色蒼白虛弱無力、易怒、眼周瘀青。

台灣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盧孟佑表示,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癌症中最難纏的一種,治療效果一向很差。常用的治療方式有三種,手術、放射線治療以及化學治療。不幸的是,有70%的病童,常是一歲半以後才發現,在診斷時便已經發生轉移或擴散。神經母細胞腫瘤是一種生長快速的腫瘤,容易侵犯到骨髓、骨頭、肝臟、軟組織、遠處淋巴結、腦、皮膚、肺等。

生活中致癌毒素

台灣弘光科技大學化妝品科技系主任徐照程調查市售清潔劑標示,發現標榜天然的洗劑中,竟有5成以上含石化類介面活性劑、人工香精、螢光劑等人工物質,長期接觸經皮膚吸收,恐造成肝、腎負擔,增加致癌風險。

至於化學工廠的毒害,台灣工傷協會秘書長黃小陵表示,面對石化工廠污染,首當其衝的是工作人員,工廠產生廢棄物質揮發到空氣、土壤、水,居民經由呼吸與飲水或皮膚接觸,造成嚴重傷害。

化毒世世代代影響貽害人類,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指,化工廠的污染除了經由水或農漁業產品讓消費者吃進肚子之外,所生產PVC塑膠,也是含毒物質。PVC塑膠是一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既有毒性,組成分子卻又相當安定持久,它的整個生命週期都在產生污染。

PVC塑膠主要用在製造水管、塑膠地板、皮革和醫療用品。醫療用品中還會添加塑化劑,讓材質更柔軟。研究報告指出,塑化劑是一種對生殖與發育有害的毒素,隨著醫療器材進入人體後,將影響人體內的荷爾蒙和生長。PVC塑膠回收不易、焚燒會產生戴奧辛。

專家建議,基於愛環境、愛子孫,勿用化學合成製的日用品,改用傳統天然原料製的用品以保安全。

(責任編輯:李茹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