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雜亂人生:簡單說明「為何」這樣做
布魯克斯‧帕瑪 著 / 威治 譯
在前面的章節中,我們討論到一些當我們在清理那些雜亂時,為何我們會對某些東西依依不捨,以及對它們念念不忘理由。我們常會用購買或是某種方式得到它們,然後將它們帶進我們的生活之中,因為這些東西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多采多姿並且更有價值。的確是這樣,獲得一些東西激起你短暫的興奮之情。不過這種興奮很快就會淡去,到頭來我們還是會感到呆滯、神經過敏以及匱乏。此時,我們會體驗到一種「填充型宿醉」。
儘管我們認為所有東西都是為我們「服務」而存在的,我們仍然會覺得少了些什麼。即使我們注意到那些東西並非解決我們問題的解答,但我們還是會持續的去蒐集它們,看看自己會不會因此而開心些。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我們的個性上:我們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個性具有某些特徵,因為那些大師們保證這樣做會讓我們更迷人並且更有力量。不過要不斷維持一些並非我們本性的性格特徵根本就是痴人說夢。我們為了嘗試變得「更好」而將自己耗損殆盡,將自己的生活用雜亂來裝潢,到頭來只會覺得非常沮喪與格格不入。@
摘自 《再見,向你的雜亂人生告別》 商周出版社 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