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戴雅真台北8日電)端午節即將到來,面對各式美味粽子,相信很少人能夠抵擋美食的誘惑;但要小心,粽子屬高熱量食品,小心吃多了讓肥肉上身。
現在市面上粽子種類五花八門,有傳統北部粽、南部粽、湖州粽,也有鹼粽、客家粿粽等,為了養生的現代人,甚至也誕生了五穀雜糧粽。
但可別小看小小一顆粽子,台北市衛生局提醒,市售粽子大多屬於高油、高鹽、低纖維的高熱量食物,切勿多吃。
各式粽子依據做法、餡料和份量,所含熱量也不一定;舉例來說,1個160克的北部粽約有515大卡、同樣份量的南部粽有465大卡;湖州粽比較大,1個200克有405大卡,熱量都不低。
若是餡料有蛋黃、肥肉或是栗子,或是另類粽子包有排骨酥、甚至是包有雙蛋黃,熱量還要往上加。
像是因為糯米炒過所以熱量比較高的北部粽,餡料又加了蛋黃和大塊肉,熱量可以輕易飆上600大卡,幾乎等同1個便當。除正餐外,每天多吃兩顆,1週就胖1公斤。
衛生局表示,民眾購買市售粽子時,可挑選較具健康概念的粽子,像是五穀雜糧口味,含有較多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以減少熱量攝取。
若是民眾選擇自己包粽子,也可考慮用瘦肉代替五花肉、放半顆蛋黃或不放蛋黃,以免增加身體負擔。
衛生局也提醒,粽子有米飯和肉、蛋黃等餡料,吃了粽子就等同吃了正餐,千萬不要吃了粽子又吃米麵等主食;而且為了補充膳食纖維,建議民眾吃粽子也不要忘了搭配青菜。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計算,要消耗吃下1顆粽子所累積的600大卡,可能得爬101大樓兩次。在把粽子吃下肚前,可能得先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