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臺灣藝術家「刺客列傳」系列展覽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大紀元2013年06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國立臺灣美術館規畫臺灣美術「刺客列傳」系列展覽,館長黃才郎接受記者採訪說,「刺客列傳」是一個系列,為戰後出生的1931年到1980年這一代做資料的整理,刺客的意思主要是說個人風格獨特,全力以赴專心一意在創作上做過深刻的努力,而且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個人表現優異的藝術家。

「1941~1950 ─ 三年級生」謝春德-時代的臉系列-金士傑。(國立臺灣美術館)

國立臺灣美術館以1931至1980年出生的藝術家為主,依出生年代每十年為一個斷限,這是繼「1931~1940 ─ 二年級生」展覽後,再推出「1941~1950 ─ 三年級生」展覽,列舉20位創作者,如江賢二、董陽孜、郭振昌、李重重、張照堂,李小鏡、謝棟樑、葉竹盛等。

「1941~1950 ─ 三年級生」陳來興-鹿港天后宮。(國立臺灣美術館)

「1941~1950 ─ 三年級生」席慕蓉-黎明。(國立臺灣美術館)

「二年級」世代概可分為戰前在臺灣出生及在大陸出生者,國立臺灣美術館列舉26位創作者,如何肇衢、陳銀輝、劉國松、鄭善禧、夏陽、吳昊、霍剛、陳景容、莊喆、馮鍾睿、蕭勤、陳正雄、顧福生、蕭明賢、廖修平 、李錫奇、潘朝森、劉耿一、林加言、林惺嶽、韓湘寧、朱銘、楊元太、黃朝謨、黃朝湖等。

「1931~1940 ─ 二年級生」K林惺嶽(1939)濁水溪 1986 油彩、畫布。(國立臺灣美術館)

「1931~1940 ─ 二年級生」鄭善禧(1932)春晨之景 1981 水墨、紙本。(國立臺灣美術館)

他們共同經歷戰亂並於戰後在臺灣成長,過程中有人接受西方藝術思潮的洗禮,有人則持續追求中國文化的傳承,「共同目標就是要當藝術家,這個志向未曾改變,就像技藝精湛、武功高強的刺客。」

「1931~1940 ─ 二年級生」劉耿一(1938)橋 1980 油彩、畫布。(國立臺灣美術館)

「1931~1940 ─ 二年級生」潘朝森(1938) 等待 1970 油彩、畫布。(國立臺灣美術館)

「1931~1940 ─ 二年級生」朱銘(1939) 太極對招 1991 雕塑、樟木。(國立臺灣美術館)

「三年級」世代出生於二次大戰結束前後,是戰後在臺灣受教育、成長的第一代。他們的青年時期(1960~1970年代間),臺灣在經濟型態、教育制度、社會結構等各層面正趨向穩定轉型,儘管面臨1970年代的政治變局與外交危機,卻也提供了臺灣社會反省與啟蒙的驅動力。儘管威權體制的諸多禁忌依舊嚴峻,但回望鄉土的意識正在覺醒中。

(責任編輯:李曉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