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環保合作20年回顧展 AIT:支持臺灣參與IEA
【大紀元2013年0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臺灣與美國20年環境保護合作回顧展」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美國在臺協會及美國環保署共同主辦,21日於台北之家光點台北舉辦開幕式,展期至25日止。展覽為臺灣如何由一個環保政策與技術的輸入國,轉型成為輸出國的歷史軌跡留下紀錄。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長馬啟思(Director Christopher Marut)致詞表示,AIT支持臺灣參與國際能源總署(IEA)。
展覽主題包括污染場址整治、空氣品質、環境監測、電子廢棄物回收管理、永續社區、區域夥伴計畫等六大主題,輔以民國82年(1993)至今的記年表,記載重要的公害事件及關鍵環保政策與技術的交流,主辦單位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馬啟思致詞表示,美國過去幫助臺灣改善空氣、水與土壤的品質,而臺灣現在也幫助其他國家改善環境,成為區域中的合作夥伴與領導者。AIT支持臺灣參與國際能源總署(IEA)。IEA成立於1974年11月,屬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下獨立機構。IEA近年來藉由舉辦能源發展相關會議,提供會員國與非會員國溝通管道,加強國際能源技術合作,近期並就再生能源及能源永續發展相關議題進行溝通討論。
追求經濟成長並推動環境保護
美國環保署國際事務部亞洲地區資深顧問麥可卡斯曼(Senior Advisor Mark Kasman)致詞說,奧巴馬總統曾說,我們經常在經濟成長和環境保護之間做選擇,而這是錯誤的。追求經濟成長和推動環境保護之間並不是一個互斥的選擇。這是美國和臺灣從過去學到的教訓。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這樣的理念也在雙方的夥伴關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我們在環境合作方面所走過的歷程,更是雙方的環保主管機關應該要經常分享的故事。攜手合作,我們在未來就可望擁有更多機會,不但能為子孫留下一個更乾淨的地球,還能為他們打造蓬勃的經濟。
環保署署長沈世宏表示,20年來臺灣與美國環保署共同合作執行的計畫超過190項,對於臺灣環境品質的提升貢獻很大。環保署響應馬總統的友善國際政策,特別於民國99年(2010)底,推出了區域環保夥伴計畫,已有18個國家參與,並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環境資訊、汞監測、電子廢棄物回收與管理等議題上,分別建立了工作小組或全球網路。
他強調,尤其是跨境污染物的傳輸—除了空氣污染物及廢棄物會跨國傳輸外,很多土壤及水質等屬於地域性的污染物,也會經由農林漁牧等產品的國際貿易,影響到國人的健康;這些問題,惟有透過區域及國際的共同合作與努力,才能真正達到保護人體與環境健康的目的。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