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學者籲以「東海和平倡議」解決爭議
【大紀元2013年06月19日訊】(駐奧克蘭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稿)紐西蘭最高學府奧克蘭大學著名政治學教授史蒂芬・侯德利(Stephen Hoadley)博士,15日在紐西蘭主流報紙「印度新聞網」(Indian Newslink)以「菲律賓不讓步將動搖區域和平」(Filipino intransigence rocks the peace boat)為題發表專文,呼籲各國以「東海和平倡議」為藍圖,共同解決東海及南海爭議。
侯德利指出,當五月間菲律賓海巡艦襲擊手無寸鐵的台灣「廣大興28號」漁船案展開調查之際,廣泛的地緣政治含意,也同時浮現。菲律賓政府脫序而殘暴的舉措,暴露令人懷疑的海域管理能力及與鄰國的臨界水域的失常態度。不論是獲得授權或只是耍狠,射殺台灣漁民,已將馬尼拉的溫和與可信賴的形象賠進去。
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早於2012年即以「東海和平倡議」主張相關各方應自我克制,不升高對立行動;擱置爭議,不放棄對話溝通;尋求共識,研訂「東海行為準則」;建立機制,合作開發東海資源等,已然提出解決海域爭議的可行架構,該倡議顯而易見可同時適用在南海爭議,卻未被菲律賓政府認同。
文章指責菲律賓政府,倘早些接受台灣的建議,承認雙方經濟海域重疊,本於共同利益解決漁業紛爭,並簽署協議,悲劇應可避免。眼前兩國間最迫切的,莫非速開談判及簽署漁業協議。
侯德利建議強調,菲國的過度反應,已對該區域作業的東南亞各國及印度等外籍漁船造成更大風險及負面影響,相關國家應與「東海和平倡議」同一戰線,與菲律賓展開新一輪漁業談判,要求馬尼拉保證航行安全,並簽署新協議。
至於「廣大興28號」漁船案遭襲事件在國際法層面及對區域和平穩定的影響。侯德利認為,菲方的行為,不但違反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同時牴觸國際法比例及衡平原則等慣例。侯德利支持我國訴求指出,除非馬尼拉正式道歉,併進行逞兇、賠償及採取步驟與中華民國簽署漁業協議,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否則惡例一開,將動搖法律信心,無異鼓勵不當武力及豁免,將對和平解決領海爭端及區域穩定,產生更大阻礙。
文章以中國與越南船隻首度發生砲擊衝突為例強調,憂心海上武力攻擊事件一再發生,升高亞洲國際航道風險,迫使航線分散,保險費上漲,終將衝擊商業。更有甚者,為確保公海航行自由,美國恐被迫在南海或東海與中國形成軍事對立。
侯德利表示「緩和是所有爭議方的最高利益」,建議以「東海和平倡議」為範本,訂定一套和平處理架構,防患未然。並週知八月份即將在台北豋場的和平論壇,將邀請各爭議國官方及學界代表,共商大計,請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