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交際 滿足內心需要。找準定位 避免盲目寄托

人氣 3
標籤:

每逢社團招新時,大一新生總是對參加社團普遍呈現很大的熱情,有人甚至一下子報名參加好幾個社團。可過了一年後,大部分人都退出社團。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大學生對社團褒貶不一,有的人覺得收穫頗多,有的人卻一肚子怨氣。

為何會出現這種「虎頭蛇尾」的現象?我們不妨從加入社團的動機來看一看。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每個人都潛藏著不同層次的需要,但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來的各種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勵人行動的主要原因和動力。

有調查表明,59.7%的大學生參加過校內社團,報名動機也很多:為了培養與發展興趣、鍛煉能力、擴大交際圈、心理寄托、打發日子等等,並美其名曰「大學入社團,天天有事幹」。

大學生參加社團的動機大致可以歸為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當需要得到滿足時,他們就會覺得參加社團對自己是有幫助的;而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他們就會覺得加入社團沒有收穫,只是白白浪費時間而已。

怎樣才能讓大學生在社團裡實現他們的動機、滿足他們內心的需要呢?這需要社團與成員雙方的共同努力。

一個好的社團、一個優秀的社團領導者應該瞭解社團成員的需要層次,並按照層次逐步滿足成員的需要。成員的歸屬感是決定他是否繼續參加社團的重要標誌,也就是說,一個社團應該首先滿足成員的安全需要與社交需要,為成員提供安全的心理環境,讓獨在異鄉的成員感覺到集體的溫暖、朋友的關愛,以「情」感動與吸引新成員。成員之間的平等、友愛與互相關照能夠讓成員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社團滿足了成員以上的三種需要後,就可以考慮如何滿足成員的最高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有調查表明,學生加入社團的主要原因是培養和發展興趣、鍛煉能力,這些都應屬於自我實現的需要。那麼,社團就是要為成員提供發揮其特長、發展其能力的平台。覺得在社團中獲益的大學生多數就是在某方面獲得了成長,得到了提高。

一般來說,一個社團很難滿足成員的所有心理需求,一個好的社團也很難滿足所有成員的所有需求。因此,大學生在選擇社團的時候,可以針對自己不同的需要來選擇不同的社團,不要將所有需要的滿足寄托於一個社團。

當然,人們都希望能夠事半功倍,能夠在一個社團裡滿足盡可能多的需要。當一個社團做不到這一點時,除了從其他社團找到互補之外,你還可以主動地去改變環境。比如,主動去結識社團內部人員,滿足社交的需要;認真學習,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

有些中途退出的大學生總是說,社團沒意思,不能對我予以重任,沒有發展前途。可是從社團的角度來說,一個社團只能有一個會長,只可能將重要的任務交給那些已經成長起來、已經比較成熟的成員來做。

有些新生一入社團就想被器重、能夠脫穎而出,單獨策劃和組織大型的活動,這種願望多半難以實現。大部分的新生在社團工作方面是新手,缺乏經驗,需要與部門的人分工協作,共同完成某項任務。有些大學生將其理解為「打雜」,認為學不到東西。事實上,沒有基層工作的經驗,沒有對各項事務的熟悉,如何能夠獨力承擔一項大型的活動呢?

真正善於學習的人懂得從小事中學習怎樣為人處世,怎樣綜合考慮,怎樣組織協調,能力也就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提高,最終實現了自我的發展,獲得了他人的尊重。因此,我們不僅要找準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所在,要有從點滴做起的準備,有時候還要學會等待。

文章來源:大學生家園www.dxsheng.com

相關新聞
黑客入侵美聯社推特  社交媒體風險升高
澳監管機構:不可過度相信社交媒體信息
日本社交舞代表:神韻舞蹈演員素質超凡
社交媒體執行長:每天上班要做的10件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