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漸衰 長江與珠江三角區問題眾多
【大紀元2013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2011年起,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反彈苗頭初顯,長江和珠江三角地區同被視為不良貸款爆發的高危地帶。有業內人士稱珠江三角眾多企業在生死邊緣,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動力不足的情況下,中國經濟漸衰。
長江三角成不良貸款爆發雷區
2011年起,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反彈苗頭初顯,以民營經濟、出口加工及國內外貿易為特色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同被視為不良貸款爆發的高危地帶。
2013年一季度,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連續六個季度反彈,創下近四年的新高。根據上市銀行2013年一季度業績報告數據,16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總計4240億元,其中14家銀行不良貸款出現增加,新增不良貸款總額達到222億元。
在銀行業整體不良貸款呈現方面,區域性集中風險正在增加,今年一季度新增風險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在外貿需求銳減的衝擊,以及民間借貸崩盤的影響下,正成為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爆發的「雷區」。
民生銀行在一季度業績發佈會上稱,由於中小企業出現的資產質量問題,80%以上集中在長三角地區,也就是由於長三角在這一輪經濟結構調整中結構性的問題導致中小企業的不良資產有所增長。
平安銀行分析認為,受2012年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等外部環境影響,長三角地區民營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償債能力下降。長三角地區經濟下行對銀行資產質量影響較大,導致不良率持續增加。同時,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和商業。
標普金融機構評級董事廖強認為,中國銀行業這一輪不良貸款反彈的主要原因是出口行業的變化,出口放緩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削弱了借款人的現金流狀況。與此同時,新信貸的獲得又受到限制。由此不斷惡化的流動性狀況觸發了一些企業違約,造成了不良貸款的上升。
珠三角眾多企業掙扎在生死邊緣
和長三角在經濟結構和產業類型上頗為相似珠三角也有同樣困境。在原有「成本高居不下、招工難」等難題之下,「利潤驟降、有單不敢接」成為珠三角企業普遍面臨的生存難題。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不斷上升,珠三角企業對此十分擔憂。目前珠三角絕大部份企業都不懂得如何利用人民幣外匯期貨產品進行風險對沖,他們面臨的匯率風險將進一步加大,或令目前已受壓的利潤空間進一步收縮。
據大陸媒體報導,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沈永芳舉例稱,服裝利潤高但還是有很多企業虧損,深圳有40%的服裝企業掙扎在生死邊緣。企業10件衣服賣出5件,本都賺不回來,賣出8件日子才能好過。
「三駕馬車」動力不足 中國經濟漸衰
2013年1月至今,中國宏觀經濟各項主要數據顯示,通脹在走高而經濟增速則在下行,滯脹苗頭顯現。同時,企業景氣指數與企業家信心指數在過去的三年當中,一直呈現著下降的狀態。
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內需、外貿)均顯動力不足。從投資方面來看,1-4月份,中國固定資產投資9131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6%。4月M2同比增速為16.1%,遠高於中共政府13%的目標繼續攀昇。社會融資總量顯示,4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75萬億元,高於去年同期水平。表明現階段投資依舊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最主要方式。
同時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以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均呈現回落狀態,不難看出當前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於新增貨幣的推動,但投入與產出的比率正在逐漸降低,呈邊際遞減,以往靠高投入拉動GDP增長的動能正在逐步消弱。
國際知名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佈的研究報告,對各經濟體可能因投資過度而導致經濟崩潰的風險水平進行排名,赫然將中國列在榜首。標普認為,中國近年投資生產率較低,投資規模大,增加了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
內需方面顯示,雖然消費有所恢復,但相比於去年同期水平仍是下降,在收入分配改革滯後、社會保障體系改革不到位、教育體制改革滯後的形勢下,內需短期內不可能出現實質性的增長。
而外貿方面亦問題多多,外貿呈二位數增長,但4月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名義增長僅為3.1%,中國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僅為個位數,4月PMI新出口訂單指數更是跌至榮枯線以下,為48.6%。中國真實出口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外貿亮麗數據的背後卻是虛增的貿易額。
當前中國經濟增長乏力、三駕馬車動力不足,經濟面臨下行風險,以往刺激經濟增長的方式無以為繼,到了亟需轉變的關鍵時期,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需要不能以片面追求GDP增長速度為前提,中國經濟漸入長期低速增長期。
截至5月21日,包括標普、美銀美林和摩根大通在內的15家金融機構下調了中國經濟增速預期。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中國的製造業投資持續放緩,工業增加值的回升勢頭也弱於預期,且有跡象顯示需求不振且製造業疲軟態勢正在向服務業蔓延。
(責任編輯: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