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意思是勞苦大眾陷在泥潭和火坑裏。形容勞苦大眾處於極端困苦的生活境地。
【近義;反義】民不聊生 水深火熱;安居樂業 國泰民安
這個成語出自《晉書.譙縱傳》。十六國時期,淝水之戰後,前秦受到後燕和後秦的攻伐,都城長安被困。後秦王活捉苻堅,威逼苻堅交出玉璽,被苻堅拒絕。於是姚萇下令處死了苻堅。
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刻派人通知苻堅的兒子苻丕,並擁立他即皇帝位。第二年,苻丕大封群臣,王永被加封為左丞相。
王永就任後,寫了一篇聲討文書,號召前秦在各地的武裝力量,聯合起來,討伐後秦的首領姚萇和後燕的首領慕容垂。聲討書中寫道:「先帝不幸在賊人控制的地方被害,京師長安成為敵人的巢穴。國家凋敗,生靈塗炭,痛苦不堪。各地文武官員,見到聲討書後,要馬上派兵馬前來會師,準備作戰。」儘管如此,但由於後秦兵力強大,王永指揮的各地兵馬實力不強,終於失敗。
紀元394年,前秦被後秦攻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