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魚貝類衛生安全五要原則
【大紀元2013年05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曾漢東台灣宜蘭報導)生鮮海產及魚貝類易受生長環境中的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汙染。腸炎弧菌是一種生長在海水中的細菌,目前腸炎弧菌造成的食品中毒發生率在台灣排名第一。諾羅病毒是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之一,傳染力及散播力非常快速廣泛,病毒顆粒1~10個即可致病。
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造成食品中毒的主要症狀有噁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及頭痛等,由生食受汙染的生鮮海產及魚貝類極可能造成食品中毒。食品中毒涉嫌業者除可處停業、罰鍰處分外,並須移送地檢署處辦。
宜蘭縣衛生局呼籲餐飲業者,夏日是發生食品中毒的高峰期,主要是因高溫多濕的環境極適合各種微生物繁殖,一旦食品烹調及保存不當,容易變質腐敗。在食品製備、烹調及儲存過程中需注意下列食品衛生安全五要原則:
1. 要洗手:洗手並檢視雙手指甲是否過長、手部有無傷口。
2. 要新鮮:採購食材選擇優良廠商並注意食材是否新鮮,注意來源,切勿購買太過便宜或來路不明的食品。
3. 要生、熟食分開:生、熟食的砧板與刀具要分開使用,並確實分區,避免生熟食交叉汙染。
4. 要徹底加熱:加熱烹調完成後的食材,其中心溫度至少達70℃以上,很多細菌、病毒在加熱70℃以上就會死亡,所以雞肉、豬肉、碎牛肉都應煮熟。
5. 要低溫保存:冷藏溫度7℃以下,冷凍溫度零下18℃以下,應依食品外標示或特性冷藏或冷凍保存。
民眾如有食品衛生相關問題,可洽詢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專線電話(03)9332779。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