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黃齊耀在廣東臺山出生,九歲時和父親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從此和留在大陸的母親和姊姊兩地分隔。一個曾被拘留在天使島長達近一年半的小移民,是如何成為好萊塢動畫史上的傳奇人物的呢?一部由洛杉磯華裔獨立製片人兼導演帕梅拉.湯姆(Pamela Tom)拍攝的新紀錄片《好萊塢的中國水墨:黃齊耀作品》(Chinese Brushstrokes in Hollywood: The Works of Tyrus Wong)將黃齊耀鮮為人知的藝術人生搬上了銀幕。
帕梅拉拍攝黃齊耀的藝術生涯
據帕梅拉介紹,她第一次得知黃齊耀是在和女兒一起看電視播放的《小鹿斑比》(Bambi)動畫片時,片尾播出的拍攝花絮中,好萊塢動畫名師Marc Davis和Frank Thomas談到一位華人畫家給這部動畫片賦予了整體面貌。帕梅拉因此被吸引,經過查詢找到黃齊耀,並和這位天才的壽星結下不解之緣。
在排華法尚未廢除、大多數華人移民以開餐館和洗衣房為生的年代,黃齊耀能走上藝術的道路,除了個人天分外,更要歸功於獨具慧眼的父親與老師。小時候家貧,買不起顏料和紙張,他的父親就用毛筆蘸水在舊報紙上教他書畫。15歲在帕薩迪納富蘭克林初中上學時,一位中學老師看到黃齊耀繪畫天賦,推薦他申請奧堤斯(Otis)藝術學院的獎學金。拿到獎學金後,父親更是加倍打工供他深造。
黃齊耀細膩又帶有東方色彩的繪畫風格,讓他順利從奧提斯藝術院校畢業,成為30年代該校的第一批亞裔學生代表,也是當時第一位藝術天分受到主流矚目的亞裔畫家。1936年黃齊耀獲得洛杉磯西部藝術基金會頒發的獎學金。
1938年,黃齊耀被迪士尼公司動畫部錄用,從底層做起,每週薪水只有16美元。聽聞迪士尼要拍攝《小鹿斑比》,黃齊耀毛遂自薦將自己畫的草圖給老闆看,結果因其獨特的風格和色彩受到賞識,從此在業內一舉成名,不久跳槽到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周薪漲到65美元,並一直做到1968年退休。
中國水墨風折服迪士尼
按照帕梅拉的說法,「西方訓練加上國畫薰陶造就了黃齊耀的獨特風格」,「他把中國審美帶給了迪士尼的觀眾。」
《小鹿斑比》被認為是Disney最成功的形象之一,畫質精緻細膩不輸於現在的新片,斑比和小夥伴生活的森林既寫實又詩情畫意,受到一代又一代的觀眾所喜愛。
「《小鹿斑比》片中有大量的風景、自然景觀和生命的輪迴,和他的風格十分合拍。」帕梅拉說:「他在適當的時候遇上合適的片子,才得以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黃齊耀的創意、勤奮和多產使其能長期立足於好萊塢。在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擔任概念插畫師時,導演們看中了黃齊耀的快手,因此他的工作從未間斷,《無因的反抗(Rebel Without a Cause)》、《梟巢掃蕩戰(Harper )》、《西部開拓史(How the West Was Won)》等西部片的設計都是出自黃齊耀之手。帕梅拉說:「他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為一部影片創造出形象來,然後開始作畫,一周能畫幾十幅,他們都喜歡他的作品。他是華納兄弟最受歡迎的插畫師。」
除了為電影作畫,黃齊耀還為Hallmark設計過賀卡、還繪製陶瓷,洛杉磯中國城孫中山像廣場著名的龍壁畫也是出自他的手。退休後,黃齊耀又開闢了製作風箏的藝術生涯。至今,人們還可以在南加州的海灘上看到這位百歲老人放風箏的身影。
黃齊耀接受命運的豁達人生觀
而撇開藝術天賦,102歲的黃齊耀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在和黃齊耀接觸的過程中,帕梅拉看到的是一位非常謙遜而且幽默的老人。身為華裔、又是女性導演,帕梅拉深知闖蕩好萊塢的艱辛。她說即使是80多年後的今天,好萊塢仍然是白人男性主導的世界,而能在其中脫穎而出,黃齊耀要付出他人難以想像的艱辛。「談起在不同製片廠工作時遇到的困難,他從未流露出怨恨和不滿之類的情緒。他真能泰然處之。他很相信命運。」對帕梅拉來說,這種豁達的人生觀正是黃齊耀最可敬的品質。
2001年黃齊耀獲得華美博物館歷史締造者獎,2004年華美博物館為他舉辦展覽。2006年黃齊耀獲得動畫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第33屆安妮獎(Annie Awards)評審獎終身成就獎。他還曾在《如何長壽》(How to live forever)紀錄片中現身說法。
帕梅拉.湯姆在蒙特利公園市長大,先上布朗大學,後轉入UCLA學習電影,畢業後為ABC、PBS和KCET撰寫、導演和製作紀錄片。14年前她和黃齊耀相識。為了拍攝此片,帕梅拉四處籌資。目前該片已經獲得備受推崇的美國著名電影媒體indieWIRE「12月佳片」提名。
有關電影詳情可見:
//www.tyruswongthemovie.com/。◇
--轉自新紀元周刊
本文網址://mag.tvsmo.com/b5/315/117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