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行善行列 美國大小企業共襄盛舉
【大紀元2013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淑貞編譯報導)美國企業紛紛加入行善的行列,其中有些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大企業,也有不少小型企業默默跟進。這並非資本主義出現了瘋子,而是美國正蛻變成一個有良心的資本主義社會。有人預測,在不久的將來,美國公司的善舉將變成常規,而不是例外。行善的企業主都說,他們回饋社會的善舉是發自內心的,不只是考慮市場的業績。
行善企業大小皆有
《今日美國》報導,行善的大企業有些是一般人所熟悉的品牌,例如老牌冰淇淋公司班傑利(Ben & Jerry)、美國最大天然食品零售商全食超市公司(Whole Foods)、帕納拉關愛快餐店(Panera Cares)、星巴克(Starbucks)和諾斯壯百貨公司(Nordstrom)等熱心公益(Do-Gooder Society)的消費大品牌,也有慈善健康輕食公司(KIND Healthy Snacks)這種小企業。
有些公司甚至把慈善銘刻於經營核心幾十年了,並樂見別人跟進,其中包括:美體小舖(The Body Shop)、戶外服裝公司巴塔哥尼亞(Patagonia)、石田(Stonyfield)、戶外服飾公司天博倫(Timberland)和於1985年決定把稅前利潤的7.5%捐給慈善事業的冰淇淋產業領導者班傑利公司(該公司2000年為全球巨頭聯合利華(Unilever)所收購,但仍持續捐款大致相同的金額)。
羅恩夏伊科(Ron Shaich)在2010年於聖路易斯開設了第一家回饋社區的店,名字叫做帕納拉關愛快餐店,只要求客戶支付他們負擔得起的帕納拉麵包(Panera Bread)。過去18個月內,帕納拉關懷餐廳已在全美各大城市陸續開了好幾家分店。
有些客戶不付錢,但沒有關係,因為別人會心甘情願支付一些額外的費用。這個餐廳賺得的利潤主要為有危險的孩子做工作的培訓。到目前為止,該餐廳仍是有利可圖的。
夏伊科說:「這是我們的DNA。我們創辦企業的目的不是只為了賺錢,不是這樣的,這是不好的。我們之所以創辦企業,是為了要使我們的顧客有不同的生活。」帕納拉關懷餐廳目前已在五個城市闖出不同的局面,並計劃擴展到更多的城市。
諾斯壯百貨公司(Nordstrom)也在曼哈頓開設一家可幫助別人的寶物及債券(Treasure&Bond)零售商店,該家店把其利潤,而有時甚至把銷售收入的一部分都捐給慈善機構。約翰•麥基(John Mackey)等人所開設的天然食品雜貨連鎖店全食公司(Whole Food)則發放貸款援助試圖做小生意的55個國家貧困者。
星巴克在紐約哈林區 哈萊姆(Harlem)經營的一家社區分店已經把它相當大一部份的利潤捐給當地的慈善機構超過7年了。最近,它在洛杉磯和休斯頓也開設了類似的分店。到2018年,預計將經營50家這種社區分店。
而諸如慈善健康輕食公司(KIND Healthy Snacks)這種小企業也從事善舉,該公司每個月做一次大善舉,例如為無家可歸的兒童購買學習用品。同時,刺激它的客戶做善舉,然後把這些善舉上網報導。當有足夠多的客戶報導善舉,公司也會以實物形式的大善舉來響應。
善舉易被傳開
過去幾年中,幾十家美國最大的品牌已把社會善舉視為它們向消費者、員工、股東,甚至向媒體推銷的一種異常有效的方式。班傑利(Ben & Jerry)的聯合創始人本.科恩(Ben Cohen)說:「企業無法再隱藏了。因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成為社會媒體報導的題材,有遠見的公司已經開始少做壞事,多做善事了。」
全食公司(Whole Food)共同創始人麥基說,在超透明的世界裡,信息迅速從臉書(Facebook)流動到推特(Twitter),再到相片特效與分享工具Instagram,任何一個公司所做的一切都是公開的。他說:「如果你正在做的所有事情都被看見了,那就會去做人們贊同的事情,這是人的本性。」
善舉可創造業績
據愛德曼(Edelman)國際公關公司2012年的調查,有47%的消費者表示,他們每個月至少向一個支持慈善事業的品牌購買東西。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47%。更重要的是,大約有72%的消費者說,他們會推薦支持慈善事業的品牌,這個比率在兩年內增加了38%。
此外,根據萬博宣偉(Weber Shandwick)國際公關公司2012年針對美國、英國、中國和巴西近2,000名消費者及高級業務管理人員所進行的調查,消費者說比起討論公司的財務業績,他們更可能討論公司的善行。
任職於研調公司NPD集團(NPD Group)的首席零售分析師馬夏爾.科恩(Marshal Cohen)說:「這比一個趨勢還要大。對於品牌來說,這是一個使他們自己從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強大營銷工具。」
上個月,NPD協助公民科學公司(Civic Science)進行調查時,詢問美國消費者:當他們決定要去哪購物及他們會買什麼,公司的「社會意識」有多重要?74%的人說,這個「非常」重要的或是「有點」重要。
一直在諾斯壯百貨公司購物的詹妮弗•費舍爾(Jennifer Fisher)說,只要這家店還在,她就會繼續在此購物。她是一名高檔珠寶設計師,在距離該店大約5個街區的地點工作。在過去的一年中,她在那家店花了約1,000美元,主要是購買禮物給別人。她說,事實上,像這樣一個以酷炫商品和貼心服務為主要訴求的商店,其業務是可以做很大的。她還說:「像這樣的商店以前根本是不存在的……在此你可買到一些特別的東西,同時也可回饋社會。」
來自巴爾的摩的消費者、人類學家羅比.布林可夫(Robbie Blinkoff)說:「被經濟衰退沖垮的千禧一代對消費覺得反感,但很少有其他的選擇。他們必須建立另外一個選擇,就是彼此相愛」,但不是60年代嬉皮所謂的愛。
行善必須發自內心
行善越來越不是一個選項,而更是一項要求。但它非常棘手,不再只是寫張支票就可以了,行善必須發自於內心。
最近與人合著暢銷書《自覺資本主義》(Conscious Capitalism)的全食公司(Whole Foods)總裁麥基(Mackey)警告說,如果行善的動機僅僅是為了銷售更多的東西,或賺更多的錢,它注定是要失敗的,「我們之所以做這些事情,是因為這些事情都是正確的事情。」
諾斯壯百貨創始人的曾孫及商品總裁皮特•諾斯壯(Pete Nordstrom)說:「公司要做的事情必須超過賺錢這件事情。」
但慈善並非總是簡單或是便宜的。諾斯壯承認,寶物及債券商店從開店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最重要的是,在租賃期滿大約6個月後,它可能必須改變地點,或甚至是關門。但他說:「只要我們能夠讓它發揮作用,我們就會繼續這樣做。我們必須權衡是要賺錢,還是要履行我們的使命。」
班傑利公司聯合創始人傑利.格林非爾德(Jerry Greenfield)說:「任何帶給世界更多慈善的事情都是好事。當公司在衡量是否有益於社會的同時,也在衡量他們能賺多少錢。」
星巴克的首席執行官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說:「這不能通過市場營銷和公關的鏡頭去做,而是要通過指導準則的鏡頭去做。政府根本無法做每件事,所以去做比我們份額更多的事情是企業領導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慈善健康輕食公司是有10年歷史的零食製造商,它聲稱同時擁有經濟和社會的底線。該公司的創始人、首席執行官丹尼爾.鹿貝斯基(Daniel•Lubetzky)出生於墨西哥,其父親是一個大屠殺的倖存者。他說,他父親的痛苦是他公司的動力,其核心使命是「在民眾之間搭建橋樑。」
他說,關鍵是慈善必須是真實的,他的點心不僅幫助身體和味蕾做好的事情,同時也為世界做好事。鹿貝斯基說:「年輕人不想只賺錢。他們想有所作為。」
(責任編輯:張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