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八)
作者:孫玉梅
能走路就別坐車,能爬樓梯就別坐電梯
「我們就在這裡多休息一會兒吧,正好也讓孩子們多看一會兒小松鼠。」老公提議道。
「好,說實話,別說孩子累,我也累了。」
「簡寧,當著孩子的面最好不要這樣說。」
「為什麼,我是實話實說啊。」
「你那樣說,不利於鍛鍊孩子的堅強毅力啊!想要培養孩子的毅力,父母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你想想看,如果做父母的自己都缺乏毅力,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有毅力呢? 很難想像,一個冬天跑步因怕冷而半途而廢的父親,能教出一個不屈不撓堅持練習長跑的兒子。」
「這一點我倒沒有想到啊!看來,我自己也要鍛鍊一下毅力了。說實話,現代生活條件好,毅力真的不如從前了,記得以前去爬山,一點也不覺得累,可是現在覺得快累垮了。」
「沒錯,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注意,例如只要有機會坐公車,就別坐計程車;能走路就別坐公車。在日本,學校很注重孩子意志力的培養,一般學校都有專門的武士道館,也經舉辦相關的比賽。因為武士道課有利於培養孩子堅強的品格及永不服輸的精神。」
「吳麗,跟我說說,日本父母除了以身作則外,還用哪些方法來培養孩子的毅力呢?」
「方法很多,一時半刻也說不完。有一間日本報社特地邀請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長,討論如何培養孩子的毅力,他們總結了四個有效的原則!」
「哪幾個原則,說說看。」
「第一,培養孩子的毅力要從幼兒時期開始,越早越好。第二,刻意讓孩子吃一點苦,多為孩子安排一些逆境。第三,加強體育鍛鍊。第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其他三個原則我都能理解,唯有最後這一個我不懂,毅力和自信有什麼關係呢?」我不解地問道。
「當然大有關係!自信是毅力的來源,自卑的孩子不相信自己做得到。就拿爬山來說,有自信的孩子會認為,別人能爬上山,我一定也能爬上去;自卑的孩子,想法則完全相反,會認為能爬上山的都是有能力的孩子,我這麼笨,個子這麼小,體力這麼差,不可能爬山這麼高的山。於是,這個孩子就走得慢,一累了就不想走,當然也就很難爬上山!」
沒想到只是爬個山,也能獲得這麼寶貴的教育觀念,我要將這四個原則牢記在心,時時鍛鍊小強的毅力!
1.培養孩子的自信:如果孩子比較自卑,千萬別在他做錯事時大聲訓斥,甚至體罰。舉例來說,孩子不小心把東西弄壞了,這時父母應該告訴孩子沒關係,下次要更小心。
2.培養孩子的毅力要及早:從孩子咿呀學語開始,就要培養孩子的毅力。因為孩子學說話就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此時,做父母的一定要讓孩子正確地發音,堅持做到字正腔圓。發現孩子發錯音時,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幫孩子糾正,不要怕麻煩,這也是父母鍛鍊自己毅力的機會。
3.多為孩子安排逆境:現在生活條件比較好,吃得好,住得好,很多孩子上學都是車子接送,連走路的機會都少了,更別說什麼吃苦鍛鍊。所以,父母應該多為孩子安排一些逆境,例如即使家裡有車,也讓孩子自己走路上學,如果學校比較遠,就讓孩子騎自行車上學。
4.重視挫折與困難教育: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情緒低落,此時父母應該讓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孩子情緒低落時,父母要予以鼓勵,千萬不能打擊孩子,例如說他笨、不如其他孩子,也不能讓別的小朋友輕視自己孩子。
─ ─摘自:《日本媽媽這樣教負責》野人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