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社會/紀實文學

血紀(534)

下集-第十二章:前途

第二節:台灣是中國的希望(2)

(一)不該出現的(2)

不妨讓我們都來回憶一下當年的抗日戰場:國民政府投入軍隊,歷經南口戰役,瀘溝橋保衛戰,太原會戰,忻口會戰,娘子關保衛戰,淞瀘保衛戰等大會戰二十二次,有些高級將領在戰場上負傷不致被日人生俘,殺身成仁。

以淞瀘保衛戰為例:參加當年會戰的老兵易謹,勞聲環回憶往事,老淚縱橫,泣不成聲,他們親眼看到有的師團投入戰鬥,不到三小時,便犧牲了一半,在殘暴的野獸面前,抗日將士除了盡忠報國,團結殺敵,再沒有其它想法!淞瀘戰之壯烈,振憾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他稱中華民族的精神是世界上最優秀的。

在這場戰役中,半數團職以上將領以身殉國,使驕狂的日軍大量傷亡,空軍炸毀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炸沉日海軍第三艦隊旗艦,迫使日軍改變原來的戰略計劃,並為國民政府西遷贏得了時間。

整個抗日戰爭,國軍陸軍三百二十餘萬壯烈犧牲,其中包括八名上將,四十一名中將。空軍六千多名血染長空,二千四百六十八架戰機被擊落,海軍全部覆沒。

現今大陸人又知道不知道,讓國際刮目相看的是孫立人指揮的新一軍,他以傷亡一萬七千人的代價斃日軍十萬,成為皇軍剋星,使日本司令部喪膽。另一位讓日軍喪膽的抗戰英雄張靈甫,在長沙會戰中夜襲張古峰時掉了一條腿。這樣的英雄,卻被中共誣為殺人魔王。

而中共吹得天花亂墜的平型關大捷,不過是太原會戰的小部份,也只打掉了一支日軍運輸隊。另一個虛構的李向陽更是無中生有,而真正讓日人聞風喪膽的委員長衛隊,以兩個營阻擊進攻南京的一個師團,每個衛隊士兵阻擊著50倍於自己的日軍。

因抗戰的勝利,才扭轉了近百年來中國被列強分割的極為屈辱的歷史。

這才是中華民族之魂,才是中華民族振興的希望,中共抹殺它,除了暴露自己民族敗類的本性外,還能說明什麼呢?

再舉一例,今年人們在紀念抗戰六十週年之際,9月3日在重慶竟發現了:「一位死去的將軍正以另一種方式迎接這個日子」,原國民黨陸軍中將,朱鴻勳將軍的墳墓,首次暴露在記者的鏡頭下。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位身經百戰,聲名顯赫的抗日將領,竟被埋在重慶南山黃桷埡的一塊紅苕地裡,長眠達半個世紀!他那在天英靈何等悲傷?而中共不肖子孫並不以此汗顏。

1937年,瀘溝橋事變爆發,當時國軍53軍與日人將戰於黃河南北,晉鄂之郊。朱將軍不為寇懾,奮勇率軍而起,1940年宜昌市相繼陷落,他率軍進駐湖北境內藕池口,使日軍揮戈南下的計劃不得實現,1941年除夕,他率部偷襲日軍,日軍利用空軍反襲,朱將軍飲彈犧牲。

犧牲後,蔣中正代表中國革命軍,追贈他為陸軍中將,當時因湖北是日本淪陷區,國民政府將其遺體暫時埋葬於重慶南山復興村,準備抗日勝利以後,運回他東北老家安葬。

抗戰剛剛勝利,中共便迫不及待的挑起了內戰,東北三省悉數為共軍佔領,致使國民政府安置朱將軍遺體的後事,便被耽擱下來。

共軍佔領重慶後,便把當年浴血奮戰的抗日英烈,棄之如敝履,長達半個世紀,他的忠魂無人照料。將軍墳塋早已湮沒在南山腳下的紅苕地裡,再也找不到昔日的痕跡。

1958年「大練鋼鐵」時,八個大漢用鐵鍬硬是把將軍墓碑撬出來,打算用來砌練鐵爐,由於碑石僅十厘米厚,根本不夠作爐圈,故將它改作煉鐵廠伙食團用的水缸。石碑被撬出後不久,人們將墓石等材料拆出,充作練鐵爐的材料,將軍墓橫遭肢解。

誰也說不清將軍的屍體被弄到哪裡去了?成了實足的遊走在南山聳林荒郊中的孤魂野鬼!!六十年代初,鐵廠垮了,一個村民見鐵廠的水缸蓋材質不錯,便請人把石碑抬回家來,充作豬圈石,後來豬圈拆了,石碑又改成了洗衣石。

像這類的事,在中共統治之下可以說是絕非僅有。這種辱沒先烈的恥辱又該由誰來承擔,誰來洗雪?

兩天後(9月5日),媒體又報導了陣亡的國民革命軍第36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的犧牲事跡,總算使中國老百姓對真正抗戰的中流砥柱,得到了一點支離破碎的信息。這還是因為李家鈺之子,李克熙曾任重慶人大副主任之職,這一報導就是記者在組織紀念抗戰勝利六十週年時,訪問李克熙所寫的一篇文章!

1937年抗戰爆發後,李家鈺率二十二軍從西昌徒步北上,輾轉跋涉四十餘日,到達山西前線。1938年2月,日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進攻東陽關,想一舉驅逐駐守長治的李家鈺部。李親臨前線,明知在裝備上數量上,與日軍無法相匹敵,仍率部殊死博鬥。

當時國民黨中央通迅社報導長治守軍,幾乎全軍覆滅,子彈打完後,繼以拳頭、大刀、亂石!!城破,巷戰中擊斃日軍兩千……1944年,日軍為打通大陸交通線發動豫湘桂大戰,同時強渡黃河,5月21日、36軍奉命阻擊日軍西進潼關,結果在行軍途中遭日軍伏擊,李家鈺陣亡。

陣亡後家人留下血衣帶回四川,1944年6月13日,國民政府追贈李家鈺為陸軍上將。7月16日南京國民政府對他下褒揚令,入祀忠烈祠。1945年蔣總司令題詞:「勳烈常昭」,其夫人安淑範,親自撰寫輓聯:「馬革衰屍還,是男兒得意收場,亦復何恨?」(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