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環球好評

夏禱:在大提琴女神的長弓下

——瓦列芙斯卡首度來台演奏前記

【大紀元2013年04月26日訊】上世紀下半葉,有一位傳奇性的大提琴家,人們喚她作大提琴女神。從十八歲躍上世界舞臺開始,她一陣旋風般席捲歐美大陸。有如一名天生的大提琴手,克里斯汀瓦列芙斯卡八歲開始隨父親學琴,宛如天賜的技巧使得彈奏對她來說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唯一需要凝神專注的,是如何把大提琴如歌的靈魂釋放。

「大提琴身上發生了一件美好的事。她的名字叫克里斯汀瓦列芙斯卡。」「在樂章的結尾,她和德佛札克像是在描繪天堂。」「瓦列芙斯卡是維納斯女神;她彈奏大提琴如有神助。」羞怯的少女瓦列芙斯卡帶著她的音樂流入人們心中,猶如月光下的一泓清泉。

觀看瓦列芙斯卡數十年前的演奏是一場視覺加聽覺的盛宴。一雙燃燒的松石綠琥珀低垂,彈奏到深處時又默默朝上凝望,大弓拉出來低沉的樂音如深沉的山泉流淌。在她手裡,大提琴弦發出來的千百種低迴沉吟我們在其他大提琴手那兒很少聽過。音質溫暖而沉厚的琴音呼吸著,每一音符都是活的、閃爍著異彩,如人一般熱烈地鳴唱、低訴,和另一位齊名的女大提琴手杜普蕾有本質上的差異。

演奏終了,瓦列芙斯卡穿一身銀藍大裙起身謝幕,一雙美目閃爍著,羞怯地朝觀眾席望,渾身散發的溫柔典美是我們這時代稀有的,叫人陶醉不已。微暗的海邊,瓦列芙斯卡濃密的黑髮在風中飄,端莊的臉龐低垂,隨音樂而沉吟,大提琴的樂音深美如黃昏中吹拂的海風。這時我們明白,喚她做大提琴女神再恰當不過。

瓦列芙斯卡的音樂傳奇長達半世紀 (網絡圖片)

瓦列芙斯卡的音樂傳奇長達半世紀。不止一位作曲家為她譜曲,鋼琴大師魯賓斯坦稱她是最賦予感官美的大提琴家,克勞迪奧阿勞則寫信給菲利普唱片公司,表示她是他唯一願意一起錄音的音樂家。德弗札克的曾孫曾寫信讚美她是唯一完美詮釋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的大提琴家。曾經,瓦列芙斯卡隨輪船在海上航行演奏,她的琴聲響徹浪漫的大海上。對她來說,大提琴是世界上最美的樂器,甚至能奏出比人聲更接近歌唱的奇妙聲音。

然而深入理解傳奇後面的瓦列芙斯卡,我們發現:人格美是她高妙藝術的泉源。在音樂界享有崇高地位的瓦列芙斯卡親切而平易近人。她曾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回在利馬演奏,她意會到如此昂貴的票價,只有有錢人能來聽她演奏。人們告訴她:「不錯,這些是有錢人中的有錢人。」「但音樂是給所有的人的。我的使命是為所有的人演奏,而不只是為了那些有錢人。」

她特意請人安排自己到一個十分貧窮的地方演奏。那些窮人一邊在口裡嚼食一根大麻以麻痺飢餓感,一邊搖晃著身子聆聽她的音樂。她為他們彈奏巴哈、蕭邦、韋瓦第。她彈了一曲又一曲。聽著聽著,他們的臉頰上流下淚來。演奏終了,一個小男孩走上前來,以一個紳士的優雅風度吻她的手,說:「能在這一生中聆聽一次你的演奏,我們是多麼幸福。我多羨慕那些能經常聽你演奏的人。」

然後我們明白,不僅僅是因為她典美的風格和音樂天才,而是因為這無私給予的心,使得人們喚她做大提琴女神。

一九八〇年代,在事業的頂峰,瓦列芙斯卡移居阿根廷,一直到九十年代中遷回紐約。渴望家庭生活的她數度從歐洲、美國音樂界淡出,主要在南美、西班牙演奏。近年她再現主流音樂界,並在日本巡迴演出。對於許多對她的琴絃念念不忘的人,這猶如一場美夢的續篇。

步入六十五歲的瓦列芙斯卡風華依舊,臉上是時間精雕細琢出來的優雅。然而舞臺上的瓦列芙斯卡別有一種不同凡響的氣勢。猶如一座龐大的雕像,她端坐平臺上,以稀有的莊嚴揮舞長弓。在時間中,大提琴女神生出了另一風貌。

在2010年日本的演出中,瓦列芙斯卡與大提琴的距離顯然已不同於少女時代揮弓天成的天衣無縫。時間賦予的深刻感彌補了青年時期的酣暢婉約,添加了渾厚如石的重量。聆聽二十年後的瓦列芙斯卡演奏,在時間不可謂不嚴酷的刻印下,那一種傾盡所有心力的投入令人難以忘情。而當她演奏柏羅格尼尼傳授給她一人的琴曲,威嚴的女神揮起手中的大弓擊打琴絃,主宰一切的高貴氣度讓人屏息。琴人俱老而彌堅,橫越半世紀,這一名傳奇大提琴家的音樂越加醇厚有力,墜入沉思之海。

瓦列芙斯卡感嘆在現代,音樂已成為一種娛樂,而不是引人上升的力量。「有甚麼比讓來聽演奏會的人得到昇華,讓靈魂和靈魂相通更重要的呢?然而現在的演奏者想到的卻只是帶給觀眾刺激,『震驚他們』。」她惋惜羅斯托波維奇彈奏的海頓《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以速度代換掉了音樂的心靈,卻為年輕琴手爭相效仿。如今,速度和技巧成為演奏者炫燿的囊中物,他們準確地彈奏每一個音符,可是「靈魂在哪裏?」

當代古典音樂界追求的時髦、表演式的演奏風格偏離了古典音樂的精神。「巧妙的技術是所有偉大演奏的基礎,但獲得這技術的目的是表現音樂的心靈。」正因為她對音樂深刻而獨到的理解、異於凡俗的演奏風格,人們希望把名利置身度外的瓦列芙斯卡多開演奏會,好叫「年輕人知道另一種大提琴演奏的風格。」

或許是出於她對古老中華文化特殊的情感,瓦列芙斯卡的個人網站上有一篇中文訪問稿。在紐約神韻藝術團的演出中,她看見了古典藝術全新的能量。在這來自東方悠久文明的樂舞中,她發現了「神聖、重生與希望。」「在看演出當中,我常常有一種在天上的感覺,如同身臨仙境。神韻正在引領全世界藝術和思想的新方向,是人類未來的希望。我每年都是用謙卑、恭敬的心態到劇院來觀看,每次都受益無窮,每次都是新的洗淨和重生。」

來自於對音樂要求十分嚴謹的瓦列芙斯卡,這讚詞意義不比尋常。走入最窮的街市,為飢餓的窮人演奏的瓦列芙斯卡對於為人類帶來希望和昇華的神韻給予盛讚。或許那是因為終其一生,這也是她賦予自己的使命。

音樂是永恆的。十八歲的瓦列芙斯卡和六十五歲的瓦列芙斯卡彈奏同一首布拉姆斯、舒曼、聖桑、柏羅格尼尼,折射出雷同而又迥異的音樂光譜,告訴我們:時間不足懼。我們跨越時間之橋,在不朽的音樂中找到了那靈魂恆定不變的部份。

我們只有一位大提琴女神。和短命天才杜普蕾不同,有著堅韌生命力的瓦列芙斯卡活到了二十一世紀。2013年春,瓦列芙斯卡即將首度訪台,並於四月28、30日分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高雄音樂館舉行獨奏會。有幸在這一生中注視她揮舞大弓,諦聽她古老的琴絃低訴來自天上的秘音,或許,我們將理解這世界上最美的樂器:大提琴是如何在女神高貴的手中低沉吟唱、鳴囀,把天上神秘的聲音送入了我們塵世的耳朵。

和那一個優雅的小男孩一樣,或許,我們將有幸告訴她:「在這一生中,有幸聆聽你的琴聲,我們是多麼幸福!」

瓦列芙斯卡首度來台獨奏會

4月28日 2:30 台北國家音樂廳

4月30日 19:30 高雄音樂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