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可以說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這番見解得之於曾七下西洋的鄭和艦隊。
一、天降大任磨難多
鄭和本姓馬,回族人,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另外還有四個姐妹,他出生時,父母為祈求真主保佑、世道平和、小孩能平安成長,所以給他取名為「和」。這個三寶(備註1)是小名,大概姐妹中有一個比他大,所以他是第三個「寶」,然而,這個 三「寶」異日竟成為明帝國的國「寶」,恐怕是其父母始料未及的。
良材美質都需一番彫琢方能成器,所以孟子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那番至理名言,古今有成就者概莫能外,鄭和自然也在其中。
說起來,老馬家祖上其實是政府高官,北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馬和的十世祖—中亞布哈拉的普化力國王或教長索非爾,率5000多人和5000多匹駝馬來中國朝貢,並申請歸誠,神宗封他為寧彝候。他的五世祖–賽典赤贍思丁趕上偉大的忽必烈時代,被封為咸陽王,駐鎮滇南。從此,他們成了雲南的貴族大姓。曾祖伯顏做過中書平章,馬和的父親馬哈只是元帝國的滇陽侯。按理說,出生在這樣的「幹部家庭」,應該過著小少爺的安逸生活,然而,馬和出生時,偏偏是元滅明興的更替時代,蒙元的勢力已經被驅出中原,元宗室梁王據守的雲南,成了明帝國勢力包圍中的孤島。1381年,明軍遠征雲南,半年內平定了雲南全境,馬和成了小戰俘,被帶回應天府(南京),作了小太監。
由這次命運轉折起,馬和被漸漸推上了歷史的大舞台。
二、良駒雖駿需伯樂
據 《古今識鑒》卷八記載:鄭和「身高七尺,腰大十圍,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如洪鐘,才負經緯,文通孔孟,博辯機敏,長於智略,知兵善戰」。若以相術論,這是典型的貴人之相,不過,良駒需要有伯樂賞識,馬三寶這匹良駒遇到的伯樂便是光耀後世的永樂大帝--當時的燕王朱棣。
朱棣一眼就看中了這個與眾不同的少年,讓他做了自己的貼身侍衛。從此,馬三寶隨侍燕王左右,北塞巡邊,遠征蒙古,後來的歷史證明,朱棣確有識人之能。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這位建文帝剛坐上皇位,就著手削藩,其手段極其狠毒,周、湘、代、齊、岷五位藩王,或流放,或囚禁,湘王甚至被逼闔宮自焚而死。燕王朱棣為避難只好裝瘋,可朱允炆依然不依不饒,燕王被迫起兵,是為「靖難之役」。
「 靖難」之初,燕軍頗為孤立,政治、軍事和經濟都處於下風,勢力範圍僅限於燕趙的幾座孤城(今北京通縣、津薊縣、居庸關、懷來等地),明將李景隆趁燕王進攻大寧之機,包圍北平,結九營於北京城外的鄭村壩,燕王還師時雖然得到了寧王勁旅朵顏三衛,可是,和李景隆的五十萬大軍相比,軍力相差還是太懸殊了,兩軍在鄭村壩陷入僵持狀態,局勢對燕王極為不利,此時此勢,燕王打不起消耗戰。朱棣向身邊的人徵求意見,馬三寶的軍事才能嶄露出來了。他向燕王獻計,一旦李景隆兵動,以奇兵左右夾擊。燕王採納他的計謀,並令他親臨戰陣,三寶出生入死,連破李景隆七營,斬首數萬,李景隆不敵,南逃德州,頓時軍心大亂,燕軍一舉獲降兵數萬,戰馬兩萬匹,扭轉了整個戰局,燕王對此念念不忘。
朱棣登基後,馬三寶被封為內宮監太監,因為他在鄭村壩立下大功,永樂大帝為他賜姓「鄭」,從此,鄭和之名永留青史。
三、天朝文明四海播
1、出使東洋
「鄭和下西洋(備註2)」是婦孺皆知,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此前鄭和下過東洋。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派鄭和出使日本。鄭和統督水師10 萬到達日本,向室町幕府的第三任將軍足利義滿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足利義滿接受明朝封賞,並派遣使節獻上抓獲的倭寇,日本以屬國的名義 對明朝進行朝貢貿易。明朝賜足利義滿「日本國王」金印一枚,足利義滿回書自稱「日本國王,臣源義滿」。從此,宣旨賜印,與天下萬國貿易往來,成了鄭和的「終身職業」。
2、受命遠航
下西洋的正使,並非永樂大帝一拍腦袋就隨便決定的。成祖對鄭和的個人才能和背景做過一番考量,在做最後決定前,還向相術高手袁忠徹徵詢過:「三寶領兵如何?」袁忠徹回答,三寶人長的帥,有頭腦,內侍當中沒有比他強的,結論是「臣察其氣色,誠可任。」
袁忠徹的父親是大相士袁珙,這位袁老先生,在嵩山寺一見姚廣孝,便斷言姚是「劉秉忠流也」,後來見到燕王朱棣,相曰:「龍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天子也。」,說他四十歲後,鬍子超過肚臍的時候,就該當皇帝了,後來果然應驗。袁忠徹袁小先生深得乃父真傳,鐵口直斷也是從不落空,他相王文,說他「面無人色,法曰瀝血頭」,相于謙,說「目常上視,法曰望刀眼」,後來,明英宗「奪門之變」,殺害了大學士王文和于謙,驗證了袁小先生的相術,此乃後話。
對鄭和的這番評價,出自袁小先生之口,可謂非同一般,這幫助永樂大帝做了最後的決定。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鄭和以「欽差總兵正使」的身份奉詔出海,從此開始了歷時28年七下西洋的壯舉。
3、鄭和艦隊
這是一支怎樣的艦隊呢?「寶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換算成當今的尺寸,大號寶船長達130米,寬50多米,排水量達數千噸。這樣的龐然大物,配上當時最先進的火炮,儼然是15世紀的航空母艦,這艘「航空母艦」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木製的,這種巨型木船以現代的科技水平都很難製造出來。那麼艦隊的人數呢?「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繼金幣。」幾十年後才出海的三個歐洲人--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的航海人數:分別在90-150人之間;170多;265人。這裡不是單純的談數量,而是說明一個差距,數萬里的遠洋航行,需要各方面物質保障,航海人數的多少,反映了一種實力。
鄭和船隊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可以說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
備註:
1、後世稱鄭和為」三保」,是因為與「三寶」同音,演變而來的。
2、下「西洋」的定義:不同時期所說的東、西洋範圍不同。明代初期,鄭和航海時所謂的東洋、西洋,繼承了元朝的說法。《瀛涯勝覽》一書的作者馬歡曾隨同鄭和一起下西洋,他在書中寫道:「國之西北海內,有一大平頂峻山,……名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所指大平頂峻山,是馬六甲海峽西口的韋島 (Pulau we)。那麼,韋島即是當年東西洋得分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