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駿:鄰里法庭在舊金山開花結果
【大紀元2013年04月19日訊】舊金山是一個特殊的地方,許多好的或壞的事情出的也多,「鄰里法庭」就是一件相當有意義的事情。4月16日,舊金山地方檢察長賈斯康上任後推出的鄰里法庭(Neighborhood Court)滿兩周年。過去兩年中,由鄰里法庭處理的案件,分別是400例和700例之多,增長的速度也是相當驚人的。
「鄰里法庭」說起來也比較簡單。就是對於一些較輕的犯罪,通過嫌犯、受害人、和社區人士三方協調解決糾紛、安排道歉和合理賠償;這個過程不進入美國通常的法院程序,對嫌犯甚至可以不保留犯罪記錄。這樣做,用賈斯康的話講,可以「省錢,省時,對被告和社區都有正面的影響。」「鄰里法庭和過去的社區法庭類似,但鄰里法庭的教育意義大於懲罰,能向犯罪人提供改過自新的機會和資源。」
對於個人來說,不用花律師費、不留犯罪記錄、不用花很多上法庭的時間、能夠向社區人士全面說清事件的緣由等等,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對許多城市來說,現在他們的司法負擔都過於沈重,舊金山的做法可能會受到美國許多地方的效仿,加州的Yolo縣剛剛宣佈將從5月開始試行鄰里法庭。看來,這件事還真的在全美國有全面鋪開的可能。
講到鄰里法庭,其實應該不是新鮮事,特別是對舊金山人來說。舊金山中國城專門處理個人糾紛的同鄉會和堂口滿街都是,而且已經從光緒年間就開始運作了。他們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處理這些糾紛和擺平冒犯的事,甚至許多重大案子,都是由他們來處理。更大的堂口與堂口之間的堂鬥,都有專門的協調仲裁機構--「和平總會」來處理。大凡經過這樣的程序擺平的事,能夠「不見官」,又能解決問題;所以,在中國城的歷史上曾經發生了有效的積極作用。
如今,舊金山政府推出了鄰里法庭,可能也是得益於中國城的這個傳統。像退休加州上訴法院法官劉百昌、華埠經濟發展委員會主席李兆祥、蘇淑君、鄧超然、陳國慶、李翹瑜、孫昌德、李錫康等社區人士的積極參與,也是鄰里法庭能在舊金山華埠順利成功的原因。
鄰里法庭也有不順利的時候。記得去年在舊金山中國城發生了一起打人事件,兩個動手打人的之一是舊金山唐人街上有名的整日叫罵的人稱「瘋老頭」、或者「Happy Happy」的老人,他們打了幾個法輪功學員,結果整個過程被錄了像。本來就是鐵案,所以,嫌犯同意由鄰里法庭從輕發落,被打者也同意了。好像這件事在鄰里法庭走過了程序而解決了,打人者當然被判有罪而且要道歉。
可是,最近聽說又有變故,其中一名嫌犯儘管口頭答應鄰里法庭的判決,但最後又沒有向受害者提供正式道歉。遇到這樣的情況,不知道鄰里法庭能夠做點什麼,也許還得回到刑事法庭來處理。遇到這樣的人,鄰里法庭的費用白花了,刑事法庭的錢還要花,打人者又沒有得到什麼教育可言,被打者也一定不答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有時好心的事結果也不一定好;鄰里法庭的善意,又能怎樣呢?
(責任編輯:洪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