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4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杜國輝紐約報導)4月17日,在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與斯坦福大學師生視頻對談後一天,臺北駐紐約經文處特邀外交政策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邁阿密大學政治學教授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外交政策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儸特格大學政治學副教授沃泰克‧沃爾夫(Wojtek Wolfe)和紐約大學政治學教授熊玠在經文處舉辦座談會,就臺灣海峽兩岸、臺、美與中國的關係發表了觀點。
座談會由外交政策研究所亞洲部主任、賓州大學法學教授戴傑主持。戴杰表示,關於美國與兩岸的關係,特別是在目前釣魚臺爭端激烈的時候,在美國有各種觀點,有人認為美中關系更重要,應該甩掉臺灣;有人認為美臺關係更重要,兩地價值觀相同;也有的擔心臺灣與中國走太近,美國給臺灣的技術最終會流向中國。
熊玠表示,美國應繼續沿用現在的政策,承認一個中國,但不急於統一;保持跟中國大陸和臺灣同樣的距離。這樣能夠緩和海峽雙邊的緊張關係。但是「習近平在福建做了多年,對臺灣應該很了解。他知道中國不民主,兩岸很難統一。」
金德芳認為,馬英九今天跟中國走的這樣近,美國人也有責任。小布什總統對陳水扁太過苛責,但現在華盛頓的人們又認為馬政府與大陸走的太近,在考慮如何應對,他們有人會問:臺灣自己都不防護自己,我們為什麼要協防臺灣呢?
曾任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委員的金德芳對兩岸三地相當了解。她認為中共新領導人在對待兩岸關係(以及釣魚臺島等)問題上不會示弱。「習近平是(中共內斗的)贏家。如果他表現的很弱,政敵就會讓他在政治上付出代價。所以他的兩岸政策可能不會太軟弱。」
研究東亞安全問題的沃爾夫表示,除了軍售,美國與台灣還有很多軍事合作機會,如網絡安全、進入台灣的甚高頻(UHF)雷達、台灣海峽海底監測等。有些美國人認為,台灣跟中國關係那麼好,美國就不必管了。但這不僅關係到臺灣問題,而且關係到南中國海,印度、非洲等更大範圍。現在世界的金融焦點和安全焦點都在東亞。未來關鍵看中國內部情況會怎麼變,經濟如果穩定,社會是會穩定。
在回答聽眾關於東海和南海岩石礁島對中國的價值的問題時,熊玠表示,中國的海岸線被兩韓、日本、臺灣和這些島嶼封鎖,擁有了這些島嶼, 中國就擁有了通向深海的通道。沃爾夫補充:當然還有民族主義的意義,以及防止美軍航母在中國附近出現。
(責任編輯:索妮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