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小兒科醫師 兼具綜藝與表演天分

作者:亮亮 撰文、攝影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這就是小兒科醫師啊!
在剛進入小兒科學習的時候,一個學長曾無奈的告訴我:「其實小兒科醫師跟『獸醫』很像,常常都在跟一些精力充沛的小野獸搏鬥……。」

後來更發現,小兒科的學長姐,多半都有一些綜藝與表演的天分。

一次跟小兒科學長查房,有一個小朋友怎樣都不肯張開嘴巴,讓醫師檢查喉嚨。就在這時,只見學長變出一艘小輪船,瞬間換了個語調說:「這裡有一艘船船,」(注意!這是跟小野獸之間的通關密語,不能說輪船,要說船船!)「船船要進山洞了喔!你的嘴巴是一個大山洞,有沒有張大大,讓船船進去……?」接著,只見學長親身示範把嘴巴張開「哇、嗚……」

於是,就在小朋友也非常開心的張開嘴巴時,學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 放入壓舌板,小朋友根本就還沒搞清楚船船是否「入港」了,就完成了這個艱鉅的「檢查喉嚨」任務。當下,我真的覺得學長很有當柳丁「葛格」的實力!

要掌管一群扭來扭去、爬上爬下、呼嚕呼嚕、咿咿呀呀的小野獸,先要把自己也變成一隻更加瘋狂的野獸,這樣才能得到小朋友王國的認可、接受與同意,就像小朋友在你的額頭上蓋了一個滿意章。唯有如此,你也才能融入其中, 並且樂此不疲。

一個頭髮花白的小兒科主任曾經說:「你們知道來小兒科前,最重要的知識是什麼嗎?有沒有先把神奇寶貝皮卡丘的角色表背熟啊?先練好這樣的功夫,才能跟小朋友對話與溝通喔!」果然,小兒科護理站的門上,貼了一張神奇寶貝的角色表,講解這六百多隻錯綜複雜的「親友關係」,我仔細的研究了一下,發現其實小孩子的世界也沒有比大人簡單多少耶!要取得小病人的信任,讓他們不對醫療過程感到恐懼,是不是也是小兒科醫師的重要任務呢?

曾跟過一個小兒科醫師的門診。醫師一把聽診器放到小孩的衣服裡,小朋友就哇哇大哭了起來。媽媽這時一邊安撫,一邊問醫師:「怎麼辦?他好會流口水, 總是流個不停,弄得整個衣服都是,這個有藥可以醫嗎?」

經驗豐富的醫師知道這個年齡的小孩,還無法完全控制自己,口水過多都算是正常現象,也不太需要吃藥,只是疼愛小孩的父母會過度擔心。於是,他不動聲色的從口袋中掏出一個漂亮的紅色小風車,在小孩子的面前轉呀轉的,小孩看到可愛的風車,好奇又喜歡得不得了,不知不覺就停止了哭泣,圓滾滾的眼珠盯得出神。

醫師對這位媽媽說:「妳不用太擔心,妳的小朋友長得很好!至於流口水的問題,妳可以教他吹風車或吹口琴,小朋友吹好風車或口琴,口水就自然而然不會流了。」那一刻,我看見不哭的孩子盯著可愛的風車,空氣中傳送著一種愉悅的暖風。

沒錯,為了不中斷醫療程序,並順利進行,小兒科醫師都得練就馬上止住孩子眼淚的本事。

接著,另一個日本籍媽媽抱著可愛的小女孩進來,小女生一看到白色衣服的伯伯也是毫不猶豫地大哭了起來。就在她張嘴大哭的同時,醫師趁機迅速用壓舌板檢查小朋友的咽喉。接著又從口袋中掏出一隻褐色小兔子玩偶,兔子的手有魔術氈可以黏在聽診器上,瞬間,醫師的聽診器就變成兔子攀爬的藤蔓了!

小女孩眼睛看著兔子,不知不覺也止住了哭泣。「妳不哭,好乖喔!給妳一張貼紙。」醫師又從那似乎永不枯竭的口袋中,掏出一張貼紙。「妳的小孩長得真好,身高、體重在一般孩子中都算很棒呢!」媽媽也開心地笑了。健兒門診中,來的多半是發育正常的孩子,只是定期來做健康檢查和預防接種。但醫師說,他還是會很仔細地觀察、發掘小朋友的成長過程中,有沒有出現發展遲緩或異常的現象,絕對不會因為大部分孩子都是正常的,就失去醫生該有的警覺心。

而遇到健康成長的小朋友,醫師也會不吝讚美地說:「你的小孩長得真好。」或對小朋友說「你好棒喔!」這時,我總是可以看到父母親臉上超開心、又滿足驕傲的笑容。

你心目中的小兒科醫生是什麼樣子呢?在我心目中,小兒科醫生是個不會老的魔法師,用不竭的溫柔變著讓小朋友不哭的魔法。同時他們也有個小叮噹的口袋,裡頭有掏也掏不盡的玩意,連聽診器上也爬滿可愛的魔術。此外,他們呼呼吹出的氣息與話語:「你好棒喔!」「你怎麼會這麼乖!」也都是溫柔的魔法, 網住父母,也網住小病人的心。

之前在小兒感染科時,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女生打完點滴後,不停的哭鬧說她手上打點滴的地方會痛,我跟護理師一起去檢查時,只見點滴滴注順暢,並沒有任何發炎紅腫。但小朋友還是一直哇哇大哭,有時又會突然像沒電的洋娃娃,驚慌失措地盯著她纏著點滴針頭的手,然後再驚恐地哇哇大哭。就在我們都莫可奈何的時候,小兒科護理師拿出一張海綿寶寶的大貼紙,輕輕貼在她打點滴的手上:「妳不會痛喔!有海綿寶寶保護妳。」不知怎麼的,小女生漸漸止住哭泣,我想她對海綿寶寶護衛軍感到非常滿意。洋娃娃頓時充電充飽了,開始東玩西玩、爬上爬下,早忘記手上的點滴了。

就像我們小時候跌倒時一樣,不管有多痛,只要媽媽牽起我們的手,對我們膝蓋的傷口「呼呼」,再扶我們起來摸一摸頭、流露出心疼的樣子,都能讓我們忘記疼痛,不哭了,彷彿膝蓋上的傷就這樣痊癒了,我們又能繼續奔跑玩耍。
而在醫院,擁有這般神力的醫生,就只有「小兒科醫師」了。

他們,多半都有一些綜藝與表演的天分。

*兒科119小語*
我在醫院見過很多小兒科醫師,總覺得他們跟一般的醫師不太一樣,說起話來總是輕聲細語,而且都有著不老的容顏和掬不完的笑容。在學醫歷程中,一直記得一個老師說過的話:「醫師的任務不是要『cure』(治療)病人,而是要『care』(照顧)病人。不是把『病』治好,因為很多病往往是無法治癒的;更重要的是照顧病『人』,讓病人感到緩解與舒適。」那麼對於一個小兒科醫師而言,取得小病人的信任,讓小朋友不對醫療感到恐懼,是不是也是小兒科醫師重要的「工作」呢?

然而,2012年時,台北某家著名醫學中心的小兒科竟然首度面臨無法招滿兒科住院醫師的窘境。衛生署核定的十個訓練員額,只來五名應徵, 甚至二招、三招後人還是不夠。對照十幾年前小兒科招生的盛況,年年熱鬧、盛況空前,甚至需要筆試加面試跑好幾關,應徵者洋洋灑灑表列百人,現今掉到剩下五人,「失蹤率」高達九十五%。

國家辛苦培育的新生代醫師,都跑到哪裡去了?

而且引頸殷殷企盼的結果,應徵小兒科住院醫師者常常是虛晃一招、過門不入,即使入門也是走旋轉門,沒多久就轉往其他科了,,影響未來小兒科的醫療品質甚鉅,讓人憂心!

──轉載 華成圖書《未來,沒有兒科醫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