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希望他們離婚的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
【大紀元2013年03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馮閱編譯報導)引用已故的偉大的諾拉.依弗朗的名言:婚姻可分可合,但離婚則是永遠的痛。雖然你可能會找到另外一個人,但你的孩子將永遠被捆綁到你和你的前任這種戲劇性的關係上。考慮到這一點,成年的離婚家庭的子女分享了一些困擾他們的童年,而且直到現在依然困擾他們的父母離婚後的行為。此外,專家們也提出了離婚的父母應該做的事情。
*1 詆譭另一方
Stacey的父母離婚時,她18歲了,他們詆譭對方很多年。 「家庭的破碎已經很痛苦了,更何況捲入父母的婚姻衝突」, Galamba的Overland Park離婚和家庭律師蘇珊.薩伯爾說:「詆譭對方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心。一個孩子無論是遺傳或環境的影響,都有父母雙方的屬性。當父母一方反覆跟孩子說關於另一方的壞話,孩子聽起來會覺得自己就是被批評的一方,孩子收到的消息是,他也變壞了。」
*2 談論孩子的另一位家長令他們沮喪
多米尼克說:「孩子們想談談自己的生活,包括他們的另一位家長,而不需要感到內疚。」 她小的時候其父母離異。心理學家拓瑞奧巴克博士,是OurTime.com的關係專家,他補充說:「即使成年子女說離異一方父母的壞話,她也不希望傾聽一方增加這種消極情緒。」相反,他只是希望父母能幫她找出解決手頭問題的辦法。
*3 洩露離婚的骯髒細節
斯泰西開始怨恨她的父親,因為她的母親向她透露了關於離婚的一些令她很不舒服的信息。離婚排毒計劃的創始人Allison Pescosolido建議對孩子保留一些關於離婚的原因和細節,這樣使離婚對他們來說更容易接受。她補充道:「當你想通過揭露孩子的父親如何可怕對待你而獲取一些安慰時,去跟心理專家傾訴,不要告訴你的孩子。」
此外,Divorce2Dating.com—一個在線的網絡分居和離婚人士的網站的CEO Sheila Blagg還提出要避免告知孩子一些詳情,如子女撫養費等。「孩子應該永遠不知道關於父母不支付撫養費的事情,」她說,「這可能會使孩子覺得她的爸爸媽媽不愛她所以不肯撫養她。」
*4 讓孩子一無所知
Pescosolido說,根據情況和孩子的年齡,仍然有一些關鍵的信息是值得與孩子分享的。例如,安娜覺得自己被騙了,因為她的父母離婚一年後才告訴她離婚的真正原因。「我的父母離婚,因為我爸爸是同性戀,」她說。「不要因為你不好意思而試圖掩蓋,開誠佈公反而更好。」
*5 拒絕參加家庭聚會,因為你的前妻(前夫)將在那裏
除非有特殊情況,如虐待,你很可能需要參加一些家庭聚會。Galamba說,成年的離婚家庭子女往往會對協調安排父母會面的特殊場合心生恐懼。「再婚後,應對混和家庭已經很困難了,父母一方或雙方拒絕參加聚會幾乎是不可取的,」她說。「如果父母不小心,他們可能不會被邀請參加。」
*6 妥善處理會面
如果你要去的地方,你的前夫(妻)也會到場,那麼儘量優雅地處理會面。Rankee的父母在她八歲時已經離婚,她說,她的母親面對她父親時的痛苦感受毀了她一生中的關鍵時刻。 「當我從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媽不肯擁抱我,直到我跟爸爸說再見。」
Blagg建議,前配偶可以不理睬對方,而不要互相拆台,這只能讓孩子難堪。 「明智地選擇你的座位,」她建議。 「你們彼此可以不打招呼,但記住,你在未來幾年內還是要面對這個人。」
*7 當孩子花時間陪伴另一位家長時 使孩子感到內疚
如果你和你的前任擁有對孩子的共同監護權,那麼你的孩子不可避免地會花時間與他們的另一位家長定期及在假期共處。 Galamba說,父母要記住,雖然他們離婚了,但他們的孩子沒有被分割。「不要對孩子們說,在他們與你的前任共處時,你會多麼孤獨,或者要求他們必須花時間與離異的父母同樣相處」,「相反,要告訴他們去充分享樂,放鬆。」
*8 為錯誤行為找合理的藉口
PJ的父母在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離婚了,她父親對於自己行為的固執堅持讓她和妹妹很難接受。 「許多年後我問他, 是否後悔離婚的行為,他挑釁地說,不,我還會這樣做」,她說,「那個教我分辨對錯的父親哪裏去了?他破壞了與我之間的信任關係。」 Pescosolido說,固執己見,堅持錯誤,可能會損壞您與孩子的關係,使他們在未來處理社會關係時面臨信任危機。
*9 把你的孩子夾在中間
Jessa回憶,她從父親那拿撫養費給母親,一直持續到她20歲,她說這是一種侮辱。「孩子們根本不應該是一個穿針引線的工具」,Orbuch博士說,「如果他們的父親或母親希望把消息轉達給另一方,或者他們需要共同作出決定,他們應該直接面談。」而且,這些不應該告訴孩子,不要向孩子追問另一方的生活細節。
*10 讓每個人都覺得你不快樂
離婚的痛苦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不要轉移到你的孩子身上。林賽的母親仍然大談她離婚後的苦澀。林賽說:「當母親說過去30年對於她是一種浪費時,我很受傷,我覺得自己是個累贅。」Galamba說,沒有孩子願意不斷聽到她的父母是如何被冤枉了。榮辱與共的遊戲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許多成年子女更偏向被描述為「該受責備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