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紐約新聞

紐約華僑學校 海外最完整的中文學校

【大紀元2013年03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紐約中華公所屬下的華僑學校是美東最大的中文學校,也可以說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華僑學校,至今有104年歷史,每年教導的學生逾三千。僑校擁有禮堂和巍峨的教學樓,是海外最為完整的一所中文學校。先僑為使子女能接受中文教育,讓下一代傳承中華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清末建校 先僑合力打根基

曾任三屆紐約中華公所中文祕書,96歲的黃玉振老先生介紹說,紐約華僑學校創立於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比中華民國的建立還早兩年),當時清廷學部特派梁慶桂來美勸學,時任紐約中華公所主席的陳煥章亦深感有發揚祖國文化,啟發僑胞知識的必要,於是在同年6月召開會議討論組織華僑學校,獲得諸董事一致贊同通過,決議每年由公所捐助經費250元,借用勿街(Mott Street)的舊天主教堂為校舍,並將私塾教員區公沛主辦的中文班10餘名學生撥入僑校。

華僑學校正式開學時,僅有20位學生,第一位正式主持校務的人是當時隨梁慶桂來美留學的朱兆華。當時駐美公使伍廷芳以及駐紐約領事何永紹,都熱心捐資,加上僑團、僑胞、商戶對僑校愛護備至,慷慨解囊者甚眾,僑校根基才得以初立。

幾經遷徙規模漸大 鼓樂隊亮眼

根據僑校簡史,1922年中華公所決議每年撥助僑校經費1000元,建立校長制、選校董,中華公所主席為當然常務校董兼董事長。僑校經過三度遷徙,直至1929年僑校向教育局購置勿街64號市立108小學為校址,從此僑童入學日眾,規模也漸大。

1962年華僑學校正式在紐約州教育廳立案,校名定為紐約華僑學校,當年9月勿街62號的中華大樓建築完成,僑校學生遷回新校舍上課。

1963年為適應僑胞需要,僑校又創辦周末班,利用暑期創設暑期班。另增設補習科目,包括成人英文補習班、英文入籍班、鋼琴班及小提琴班等。

發展至今,僑校有國語、粵語中文班共90餘班,招收4歲至6歲學童的幼稚園,小學(一至六年級)、初中及高中各班級,還有國語成人班。日班設有課前免費英文、數學輔導班,意在協助幼稚園至六年級學生完成英文學校之家課。

周末除中文班外,分別設有舞蹈、繪畫、美勞、鋼琴、小提琴等才藝班及國語成人初、中、高級會話班。每年7月及8月開設暑期補習班,計有學生800餘人。每周上課六天,全天開放。還增設暑期特別班,幫助部分雙職工家庭解決英文學校開學前無人照顧孩子之困難,廣受家長歡迎。

琳瑯滿目的走廊壁報,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讓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豐厚多姿。(攝影:蔡溶/大紀元)


琳瑯滿目的走廊壁報,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讓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豐厚多姿。(攝影:蔡溶/大紀元)


琳瑯滿目的走廊壁報,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讓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豐厚多姿。(攝影:蔡溶/大紀元)


僑校每學期還舉辦各種比賽,如作文、書法、演講、詩詞歌唱、繪畫、壁報、手工藝、插花等,各具內涵。自1954年成立的僑校70多人的鼓樂隊,制服完整、樂器齊備,舉凡社區裡的民俗節日、盛大集會、迎賓慶喜等重大場合,僑校的鼓樂隊總是最耀眼的隊伍,為僑校大大增光。

舉凡社區裡的民俗節日、盛大集會、迎賓慶喜等重大場合,僑校的鼓樂隊總是最耀眼的隊伍,為僑校大大增光。(攝影:蔡溶/大紀元)


承傳道統 民國政府鼎力支援

據中華公所顧問于金山介紹,用做校舍的中華大樓,建於50年代初期,中華民國政府撥款33萬,占建築費總數之一半。60年前的33萬,估計相當於現在的近千萬,可見中華民國政府對紐約傳統僑團的支援,以及一貫重視僑教、重視中華文化在海外植根的僑務政策。

僑校有五樓的「孔聖體育館」和樓下的「中山紀念堂」,紀念中國歷史上的兩位偉大人物,以表明僑校承傳五千年來一貫的道統,認同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普世價值。由於中華公所的撥款和僑委會贊助,學生學費便宜,大約一學期五個月100美金,加上雜費保險費30美金。

在「孔圣體育館」舉辦的祭孔儀式,按傳統古禮、雅樂和穿戴進行,希望海外年輕一代藉由祭孔儀式將古訓及禮儀牢記在心。祭祀典禮後表彰優秀教師。(攝影︰蔡溶/大紀元)


在「孔圣體育館」舉辦的祭孔儀式,按傳統古禮、雅樂和穿戴進行,讓學生通過參與領悟古人之禮儀、國家釋奠典禮的儀式和程序,也對尊師重道有所了解。(攝影︰蔡溶/大紀元)


僑校持續採取僑委會所提供的正體字教本,維護中華最優美的文字體系;教材內容以儒家道德為核心,薪火相傳。學校的校訓以禮儀廉恥為原則,重視倫理道德教育。現任黃炯常校長認為文化、文字是國家的根本,如果文化、文字被消滅,國亦不將存。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文學校,就有一批批默默從事中文教育工作的老師。

學校的校訓以禮儀廉恥為原則,重視倫理道德教育。(華僑學校網站)


文化扎根 華文教師不辭辛勞

而僑胞對中華文化的熱愛,無不希望子女進僑校受教,接送上學,不辭辛勞,風雨無間。黃炯常感嘆,在海外從事華文教育非常辛苦,三個小時坐車、三個小時上課、三小時備課改作業,往往就是一位海外中文教師一天的行程。因僑教工作屬於兼職性質,在職時沒有醫療保險,退休金非常微薄,可以說是僑教的「義工」,然而獻身教育事業的各位老師不計微薄的薪酬,竭盡賢勞,默默耕耘,百多年來培育的華裔精英不計其數,堪稱桃李滿天下。

例如全美退伍軍人總會前主席黃宏達(Fang A. Wong)就曾在華僑學校接受整整5年的中文教育,他說,當年是他主動向父母提出想到唐人街華僑中文學校補習中文,每天在僑校的兩個小時中文課讓他很開心,因此堅持從哈林(Harlem)區往返唐人街。

西人學中文 重視文化內涵

黃炯常校長表示,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不僅華人年輕一代積極學習中文,現在連一些西人家庭也送孩子來學中文。紐約一位西人母親Lynn Berat就將自己從大到小共九個女兒,全部送到中華公所華僑中文學校學習中文和繪畫等課程。這位母親每天辛苦做工,早晚接送孩子上課,就為了讓她們能更多了解中華文化。

Lynn Berat說:「暑假期間,我送七個女兒來這裡,週六我會送九個女兒一起來學繪畫。學習另外一種語言,了解他們的文化,對出生在這個世紀的孩子來說很重要。」

黃炯常校長、華僑文教服務中心主任張景南與從臺灣來美參加僑委會2012年「國際事務青年人才培訓計劃」紐約地區分部的臺灣學子們,在華僑學校孔子像前合影。(攝影﹕蔡溶/大紀元)


「21世紀是全球文化的世紀,顯然,孩子們至少要講雙語,最好要會三種語言,或是更多。我覺得了解中華文化的價值就在於,即使你可以流利講中文,但不了解中華文化,就無法了解他們的世界。所以,我認為,價值就在於一定要了解所學語言背後的文化內涵。」為了孩子們的未來,Lynn Berat不辭辛苦,讓孩子們在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成長。

■僑校學生作文欣賞

(轉載自僑校創校一百週年特刊)

●與家人相處的秘訣

文/全偉玲(五年級)

人生在世,各有天命。能成為一家人是上天賜的緣分,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可是怎樣相處才能使家人更融洽?我覺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愛」。愛的力量是無窮的,因為懂得愛,就會體諒、包容家人所做的每件事。

例如,父母不停督促我們做這樣,做那樣時,可能我們會覺得他們很煩,但是他們所做的都是為我們好。他們希望我們能從提示中,學懂怎樣處理事情,進而培養出獨立的應付能力,好讓將來有所成就。除了要體諒、包容外,禮讓也是必要的。但遇到問題時,如肯退讓一步,就會海闊天空。這樣事情就迎刃而解,不傷和氣。一家人就能相處得更開心,這也使父母減輕了心理上的負擔。

一生之中,如果能與家人彼此相親相愛,互相關懷,相處恰當的話,就不會有所遺憾。

●孝道

文/陳明智(初一)

是誰將你引進這個世界?是誰撫養你長大?是你的父母。雖然他們會常罵你,但都是為了你好!天下沒有一個父母是願看著自己的孩子受痛苦。所以,身為子女,我們要多多孝順我們的父母。

雖然我說孝順我們的父母是很重要的,這並不是說不必孝順別人的父母!孝順別人的父母乃大孝。為社會老人服務是發揮孝道。去當兵效忠國家也是孝的表現,因為他為了保護更多的父母。

所以一個不孝順自己父母的「好人」標準是零。如果他孝順自己父母的話,才算是一個「好人」。一個忠於社會和家人的人更令人敬佩。孔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個好人是不只孝順自己的父母,也會推己及人,關心社會大眾。

●把溫馨送到每個角落

文|劉靜(初一)

寒風匆匆地跑過來,

大樹隨即跳起舞來,

雪花一片片地飄下來,

大地趕快穿起了厚衣裳。

我在寒冬裡,

聽著風嘯,

看著雪落,

跟著聖誕爺爺,

把溫馨送到每個角落。

(責任編輯:索妮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