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失眠困擾嗎﹖ 別擔心﹗中醫助眠有妙方
【大紀元2013年03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郁玫報導)多數人都曾有過失眠的經驗,雖然失眠不會馬上危及健康,但長期處於失眠狀態之下,就會容易產生憂鬱、焦慮、煩躁的狀況,嚴重者甚至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對於失眠的問題不可不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楊佳峰說,失眠在中醫又稱為不寐、不得眠、不得臥、目不暝。不寐的證情輕重不一,輕者有入睡困難、眠淺易醒、醒後難入眠、眠續斷,嚴重者會整夜無法入眠。門診常有因失眠問題前往就診的病患,每位皆有不同程度的睡眠品質不佳,因此睡眠障礙的調整是中醫門診常見醫療處置。當上述狀況每週至少發生3次,且症狀持續1個月以上,引起苦惱或影響精神活動的效率,甚至影響社會功能時,就應該尋求治療。
中醫治療失眠的特色與方式
中醫治療失眠的特色在於辨證論治,也就是依照病人臨床表現區分為不同失眠證型,以及區辨出造成失眠的主要臟腑後,給予相對應的中藥治療,而非一套藥走天下。此外,還須注重精神治療作用,消除顧慮的來源以及緊張情緒,這在治療中扮演相當重要角色。
他進一步說明,失眠治療的服藥方法也很重要,為了使中藥在血液內達到一定濃度,一般早晨或上午不服藥,只在午後、晚上以及睡前各服一次;也可以採用針灸治療,主方可針刺神門、心俞、三陰交,其餘隨證治療,脾胃不合者加足三里、公孫,心腎不交者加腎俞、心俞、太溪,情志抑鬱者加太衝,通常治療以下午為宜。
針刺治療的穴道部分也可以居家按摩來持續刺激,比較適合按壓的穴道以心經之原穴神門可寧心安神,三陰交則協調脾腎氣機,腦後的安眠穴則是失眠治療的奇穴。另外,耳穴按摩也能輔助失眠治療,神門、皮質下、枕點具有清心安神鎮靜之功,又能調節大腦皮質,為治療失眠常用之耳穴,其餘五臟所代表的穴位則隨證加減。
治療除了使用中藥與針灸治療之外,也要重視情緒管理,消除壓力來源,避免情緒劇烈波動。楊佳峰提醒,日常生活除了要盡量保持規律作息,也要維持適當運動,但是晚餐後至睡前不宜過度運動;飲食方面,午後不要飲濃茶、咖啡,晚餐勿食過飽,睡前不要抽菸飲酒。
5種改善失眠的藥膳及茶飲
• 百合蓮子湯
百合2錢、蓮子2錢、白木耳1.5錢,加適量水燉煮,加少許冰糖,其中百合選用乾燥的藥用百合,而非新鮮百合,可潤肺安神並滋潤肌膚,對慢性咳嗽、情志疾患以及更年期煩躁等皆有療效。
• 安神方
合歡花性味甘平,可解鬱安神,適用於治療虛煩不眠、抑鬱不舒、健忘多夢等症,建議將合歡花、白米和紅糖一起熬粥。若合歡花不易取得,合歡皮可代之,《神農本草經》記載合歡樹皮「主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但合歡皮還有活血祛瘀、續筋接骨之效,因此孕婦慎用。
• 雙仁粥
酸棗仁、柏子仁各3錢、紅棗5枚、白米100g。先煎酸棗仁、柏子仁、紅棗,取汁去渣,再同白米煮粥,最後加入紅糖即可。本粥適合心脾兩虛之失眠。
• 寧心安神茶
用浮小麥、遠志、茯苓、甘草及大棗,加水1公升煎煮。本方適合因為短期緊張與壓力所造成之失眠。
• 抗憂解鬱茶
用浮小麥、麥芽、麥門冬、黃耆、五味子、女貞子、菟絲子、甘草及大棗,加水1.5公升煎煮。本方適合因為長期焦慮所造成之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