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中國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增長放緩多次
【大紀元2013年03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是否它的經濟可以繼續為它的龐大民眾製造快速的福利增長。這個答案對於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穩定都是關鍵的。《時代》雜誌報導說,工薪階層已經有相當多的抱怨說,他們沒有享受中國經濟上升帶來的相應的好處。貧富差距在惡化,增長已經在下滑。在2012年,GDP增長達到十年來最緩慢的步伐。如果中國遭遇增長放緩延長,它將證明是災難性的。
《時代》雜誌3月12日報導說,經濟增長和人民福利的話題成為今年全國人大的中心。溫家寶在他最後的講話中,強調需要擴大群眾的收入和支出能力以把國家的增長置於更加持久的道路。「為了擴大個人消費,我們應該提高人民的消費能力,改善他們的消費環境和讓經濟增長更加消費驅動型。」溫家寶說。
中國經濟放緩不可避免
《時代》雜誌報導說,這些話都很好聽。但是我們過去已經聽了很多次。但是最終,中國的放緩很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把投資型經濟轉變為消費型經濟,就像溫家寶提倡的那樣,將可能導致整體增長放緩,至少在轉變進行的時候。人口統計學也對中國未來的表現不看好。作為中國爭議性一胎化政策的結果,人口在迅速老化,這將在未來多年拖累增長。
接下來中國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簡而言之就是國家可能陷在一個發展程度上,其中民眾基本上脫離貧困但是還沒有進入更發達經濟的收入水平。這種情況發生是因為,從非常貧窮的國家躍入一個中等收入國家,比從中等收入國家前進到真正發達級別更加容易。
中等收入陷阱
這是為甚麼呢?時代報導解釋說,當一個國家非常貧窮的時候,它可以僅僅通過把貧困人口和其他資源拋入一個現代化經濟制度而製造GDP增長和提高收入。低薪吸引勞動密集型行業的投資比如服裝和電子,這些行業製造大量的就業,它們要求有限的技能。這可以很快舒緩貧困並推高增長。但是這樣的策略也只能把國家帶動這麼遠。隨著成本增加,這些基本的行業變得競爭力減弱,國家需要開始發展他們自己的知識產權和提高他們的勞動力技能以在高科技行業競爭。從字面上來看,中等收入國家就是陷入中等水平—成本太高以至於無法跟低收入經濟體相比,但是他們又沒有技術跟真正發達的國家相比。
那麼中國能夠逃過中等收入陷阱嗎?
很少有發展中國家逃離陷阱
《時代》雜誌報導說,歷史並不令人鼓舞。在過去50年裡,非常少有發展中經濟體成功的演變成高收入俱樂部。日本,以色列,南韓和新加坡是為數不多的國家。大多數中等收入國家被困住,至少一段時間。一月份由加州大學Barry Eichengreen 等三名經濟學家認定,在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增長可能急速放緩。
並且,研究顯示,在他們的發展過程中,國家有多個時間點容易陷入陷阱。「多個國家看起來經歷了兩次放緩。」報告說,一個是在人均收入10000-11000美元範圍的時候,另一個是人均收入在15000-16000美元範圍的時候。兩次放緩可能僅僅相距數年。
中國有理由擔憂
《時代》雜誌報導說,對於中國也有理由擔憂。中國在抵達這個階段,工資上漲使得國家在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競爭力減弱(服裝,電子),它們曾經推動它的增長。已經看到的是一些工廠進行內部搬遷,轉移到更便宜的中國內陸。但是歷史告訴我們,這些工廠搬遷到低成本地區是遲早的事情。如果不能在成本上競爭,中國公司將被迫攀爬「價值鏈」,生產更加先進昂貴的產品。這意味著中國公司必須學習創新,提高產品質量並打造知名品牌。這還需要他們提高生產效率和管理經驗。有很多跡象表明,中國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看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或PC巨頭聯想等中國企業的全球成功。
但是Eichengreen等三名經濟學家在他們的研究中表示,中國增長故事的元素使得它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個指針是,貧窮的國家以特別快的速度增長更可能在達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後放緩。中國一直是增長最快的主要發展中國家,所以它顯然屬於這個類型。國家可能陷入陷阱的另一個跡象是,投資佔據GDP的高比例,這是「投資型」增長模式最終將失去動力的跡象。這一點同樣跟中國吻合。中國的投資佔據GDP的將近一半,多年來經濟學家擔憂中國依賴高投資率。第三個指針是過於廉價的貨幣,它阻礙了公司依賴低成本改善運營。這一點中國似乎也吻合。受到控制的人民幣多年來有爭議。
新的分析再次證實,放緩更可能在老齡化,高投資率的經濟體當中,它們可能帶來資本的低回報率,匯率低估對於提升技術水平不利。這些模式很自然令人想起中國目前的狀況和最近的政策。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