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西螺老街 濃濃藝術氛圍

人氣 45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2月08日訊】連續九天年假,想避開人群度過一個悠閒、自在的假期嗎?
西螺古鎮,沒有一般老街的商業氣息,有的是濃濃的藝術氛圍,值得細細品味。

│西螺大橋│

來到雲林縣西螺鎮,一定要先拜訪西螺大橋,西螺大橋至今已有61年的歷史,興建於1937年,全長1,939.03公尺,橋面寬7.32公尺,橋墩32座,每座基樁約2層樓高,完成於1941年,之後因戰爭鋼材挪作他用而中止建設,成為未完成道路,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在美援下於1952年再度開工並完工,完工當時是僅次於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也是遠東第一大橋。

西螺大橋是早期台灣西部,南北的交通要道,1997年隨著溪州大橋及中沙大橋的興建完工,因橋身老舊,2000年曾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在雲彰2縣政府的努力下,現已轉型為觀光大橋,供小型車、機車、自行車通行的便橋。

從橋的2側遙望全長約2公里的西螺大橋,是視覺的享受,也是攝影愛好者拍攝必入鏡的景點,橋頭兩側寬敞的公園綠地及人行步道,有兒童的遊樂設施、童心園,公共藝術區,很適合親子遊,小朋友可以奔馳在草地上、放風箏玩遊戲。橋下還有一片4公頃大的草坪綠地及8公里長的腳踏車步道,從橋的西側下去可以通往中沙大橋來回8公里。

曾經是世界第二大橋的西螺大橋因橋身老舊,轉為觀光大橋,目前正在整修中。(攝影:廖素貞/大紀元)

西螺大橋南橋頭的景觀公園有人行步道,很適合親子遊。(攝影:廖素貞/大紀元)

│延平老街│

除了西螺大橋以外,西螺延平老街更是遊客不可錯過的景點。西螺老街是早期台灣水陸貨運交流的重鎮之一,當時最繁華的商業場所就是現在的延平老街。

日治時期建造的西螺老街,建築多為二進建築,第一進為店鋪、第二進為住家,每進之間有天井相隔,如有第三進。第二進多為輔助店鋪生意之加工空間,第三進才為住家,呈現台灣人住商不分勤奮的獨特生活環境。

老街建築因受現代主義風格及裝飾風格的影響,在外牆部分,造型多樣的女兒牆是整體建築最醒目的部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螺溪齒科的外牆,非對稱的兩個大弧形,配上三角木窗,右方為哥德式尖拱加上小陽台窗戶,非常顯眼獨特。

另外,金玉成商會是老街上稀有3層樓建築,聳立在3樓頂端的鐘樓,成了老街建築的獨特地標,也贏得88年老街選美后冠的美譽。

│文創市集│

除了老街建築外,還有東市場文創市集,那裡有一群熱愛藝術的工作者,他們捨棄繁華的都市,進駐到這裡,賦予老街新的生命力,只要您耐心的去探訪,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王秀杞的雕塑館、空谷幽蘭藝術工坊,「聿之坊」的花布創作、還有「老K樂坊」的真空管音響、50年代的留聲機;「八乃木作坊」裡稀奇的古物、數十幅素人畫作及「有藝思」的彩繪燈籠、紙扇,都會讓你驚豔,留連忘返!如果逛累了,還可以在「陸氏咖啡」坊,品嘗現磨現泡的咖啡。

這裡不只是東西好,人更可愛,他們當中有藝術家、有來自不同行業的退休人員,因為熱愛藝術,來到了這裡,校長退休的素人畫家蘇文俊,畫到手都受傷還樂在其中,不為什麼,只是想把自己旅遊世界各地的美好記憶,畫下來與大家分享而已!來到西螺就愛上這裡的雕塑家王秀杞,捨棄繁華的都會,早把他鄉(西螺)變故鄉了;從私人公司退休回到家鄉的黃夙佞,在這裡圓了她手工藝創作的夢。

同樣位於延平老街的百年老店「丸莊醬油」觀光工廠、「螺情懷舊滷味」、「西螺老街文化館」及文昌路與興農西路口的三級古蹟振文書院、廣興里的七嵌武術「阿善師」的墓園,都值得遊客一一踏訪。您可以到延平路92號的「西螺老街的文化館」免費租用語音導覽系統及免費租用腳踏車,來漫遊西螺小鎮!

西螺還有許多當地傳統美食,如建興路的豆菜麵、魷魚羹、蕭家油蔥粿、黃家九層粿等以及延平路的琴連碗粿、螺情懷舊滷味,還有觀音街的麵疙瘩。◇

西螺老街的一角。(攝影:廖素貞/大紀元)

螺溪齒科外牆,非對稱的兩個大弧形,配上三角木窗,及哥德式尖拱,非常顯眼獨特。(攝影:廖素貞/大紀元)

三級古蹟的振文書院,古色古香的建築。(攝影:廖素貞/大紀元)

│旅遊資訊│

地址: 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

交通路線:國道一號→西螺交流道下→大同路→左轉接延平路

相關新聞
台灣百年童玩游藝大展  西螺展出
濁水溪文化節 小火車過大橋
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 9日登場
組圖:藍喉蜂虎 難得一見的美麗身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