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台灣歷經多次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中華救助總會理事長張正中表示,第一波是400年前鄭成功率部隊來台,第二波是1949年先總統蔣公帶了大概200多萬人來,第三波是蔣經國開放老兵返鄉探親至今,20年來從大陸嫁過來的約有32萬人。
即日起至6月2日止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出「落地成家:臺灣眷村特展」,展覽珍貴眷村文物。而由國民黨青年團主辦的 「新移民‧心印象」畫展,即日起至3月3日止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展覽,呈現新移民配偶及外籍勞工在台灣的故事;據瞭解新移民在台人數以越南籍配偶最多,人數超過8萬人。
大陸移民台灣史
張正中表示,400年前鄭成功帶部隊到台灣來時,以福建、廣東的人最多。到了1949年蔣公再帶了大概有200多萬人來台。而從蔣經國晚年開放老兵返鄉探親開始,最近20年大陸嫁過來的也有約32萬人。他提到,由於有老兵娶回年輕的少妻,家庭組成年齡差距太大等原因,導致家庭基礎有問題,另外有違常婚姻、假婚姻,即所謂假結婚真打工、假結婚真賣淫,當時兩岸婚姻最高一年有35,000對配偶。
他說,在2005年政府開始採取面談機制,之後每年兩岸的婚姻降到15,000對以下;他提到,由於台灣教育發達,女孩子受教育程度高之後,她看不上同輩對象就嫁不出去,現在年輕人晚婚、遲婚、不婚、少子化變成社會問題,這才變成大陸有句話順口溜,第一等女孩飄洋過海、第二等女孩深圳珠海、第三等女孩北京上海、第四等才留在家裡。他指,現在大陸女孩子第一等人嫁歐美,想要嫁韓國人的比嫁給台灣人的還多。
「落地成家:臺灣眷村特展」
1949年,自中國各省各地的軍民,透過不同的遷徙方式,航向臺灣這塊陌生的島嶼,他們誰也沒有想過,這個以為暫時棲身的地方,卻也成為後半輩子最終堅守的家園。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落地成家:臺灣眷村特展」即日起至6月2日止,展覽珍貴眷村文物。臺史博表示,中華民國政府轉進來臺,跟隨政府來到臺灣的大批軍民,依照軍種、階級,被安排遷入、散佈至臺灣各地的臨時居所。
1949年,大批來經過60餘年的定居與發展,眷村與其子弟已然在臺灣落地生根,成為臺灣社會、文化與歷史重要的一環。
在各地眷村相繼拆遷、重建的今天,舊有的眷村景觀與人際互動模式逐漸消失,然而眷村文化的影響,卻仍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不停地生根與繁衍。
「新移民‧心印象」畫展
「新移民‧心印象」畫展於國民黨中央黨部展覽,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日前於開幕記者會表示, 辦理新移民畫展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這些畫作顯示出新移民在台灣的生活點滴與生命歷史,期待有更多人共同參與。
台灣立報社四方報記者劉靜元導覽介紹畫作。
《玉島森林》的作者維興幻想台灣的森林,繽紛的花草蔓生在深邃樹林中,一旁小溪潺潺。溫馴的小動物渴望在異地也能找到如畫中的美好,這是一段新奇與充滿冒險的旅程。
《蓮》 作者黎氏蓉 蓮花深受越南人所喜愛,它高潔、傲挺、出淤不染。
《中秋快樂》 越南的中秋節是兒童的節日,除了吃月餅、賞月之外,也會觀花燈、提燈籠,作者陳氏雪絨的畫中孩子們臉上充滿著對節慶的渴望,提著各式各樣的燈籠歡慶中秋。
《虎迎春》 庚寅年時作者馬氏香畫下這幅虎年賀春吉祥圖;畫中猛虎氣宇軒昂、臨風顧盼,雄姿發散著沉穩霸氣。
《貓年快樂》 在越南2011年是貓年而不是兔年,有一種說法是丁卯的「卯」字諧音近似貓,作者雄畫的女孩穿著越南傳統國服向大家拜年。
《月下美人》 作者阮氏紅的畫作中美人與清竹,象徵著越南人的外顯表徵與內在精神。具備美麗清秀外表的同時,內在精神亦如同竹子,貌似柔軟,實則堅毅永不催折。
《故鄉的黃昏 》黃昏時分夕陽染紅天際,一位越南漁夫以鄉村傳統古法捕魚。漁夫手持掛上漁網的長竹竿,漁網平置入水,靜待一段時間後,奮力拉高魚竿稱起漁網。人與河,大自然與人,和諧共生,夕陽映照豐收的喜氣與圓滿。
《日日遙盼遊子歸 》赤腳老農在田裡耕作,滿面愁容非關辛勞,而是仰望著一架架由頭頂飛過的飛機,載著對異鄉孩子無限的思念:我的兒,你好嗎?
《家鄉下午少媽媽》 越南太平省的一對夫妻,離開越南到台灣工作,身為母親的作者遙想越南午後,孩子牧牛回家的畫面,看似愜意祥和,卻獨缺母親。母親為了孩子與家庭未來在台灣打拼,細密濃厚的思念化在柔和的畫面裡面。
中央廣播電台新移民越南語廣播節目主持人阮舒婷表示,她們把思念越南家鄉的心情,在畫作裡面呈現出來。
盼台灣社會更多元包容
國民黨發言人兼青年團執行長殷瑋表示 ,新移民已是台灣社會非常重要、關鍵的一部分;期盼台灣社會也應是更多元、更開放、更有包容性的社會。
國民黨婦女部主任、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理事長陳玉梅感謝青年團加入關懷新移民的行列。
四方報總編輯張正希望台灣人本身不要因為顏色鬥來鬥去,讓各族群的文化發揮出來,台灣才能繼續往前進。
四方報泰文版主編林周熙認為,舉辦畫展是為東南亞新移民、移工留下歷史,用影像、圖畫來讓台灣社會「看懂」、「聽懂」新移民在想什麼,讓語言不再是一般大眾與新移民的隔閡,而能更具備同理心。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