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徐傑多倫多綜合報導)最近幾週,政府官員、監管部門和專家不斷呼籲政府和央行出台新的金融監管法規,對銀行實施更加嚴格監管,防止金融危機再度發生。全球金融銀行業巨頭 – 「太大不能倒」(Too Big To Fail,TBTF)銀行,面臨嚴格監管壓力,業務和利潤增長恐受到限制。
金融專家認為,政府應該出台新的金融監管法規強制TBTF大銀行瘦身,把風險高的投資交易業務和儲蓄存款業務分開,保護客戶和納稅人利益,降低金融經濟風險。
《金融郵報》報導說,得益於良好而嚴格的金融監管,加拿大大銀行系統健康良好,業務蒸蒸日上。加拿大大銀行躋身全球最大銀行之列,對全球金融業開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體型好風險低,不需要減肥。
不過,信評公司穆迪(Moody’s)1月28日對TD、Scotiabank、BMO和CIBC等大銀行信用等級降級。穆迪說,加拿大家庭債務達到美國2007年房地產泡沫破裂之前水平,房地產下滑恐衝擊加拿大銀行系統。
專家:政府需更有效監管大銀行
美國達拉斯聯邦儲蓄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Dallas)主席Richard W. Fisher和部份參眾兩院議員(如Sherrod Brown)建議美國政府出台新的金融監管法規。Fisher認為,政府應該給金融監管系統賦予更大權力,如監管機構可以對風險高的大銀行進行強制性「瘦身」,把高風險大銀行分拆成規模和風險少的實體。
對大銀行規模和風險進行監管和控制可能導致銀行利潤減少,對投資者不利,但是能夠較好保護客戶存款和儲蓄,銀行在出問題時對客戶和納稅人的危害將減小,危機時對金融系統和經濟造成的衝擊將得到控制。
政府或新金融監管系統可以通過資產控制或圍欄策略(ring-fence)限制TBTF銀行增長,防止投資風險增長和擴散。監管者可以強迫銀行招募資金,甚至有權力關閉經營不良的銀行。
大銀行或被強制瘦身
《金融郵報》報導說,2008-2009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使得一些曾經不可一世的銀行業巨頭倒閉或破產重組,一蹶不振,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金融危機暴露出現行監管系統的弊端和不足。
彭博新聞(Bloomberg)2月4日報導說,美國頂級銀行監管專家和政府官員認為美國現行的Dodd-Frank金融銀行監管系統存在缺陷,不能對大銀行增長和金融風險進行有效控制。摩根大通(JPMorgan)去年高達62億美元的金融投資交易損失凸顯這種缺陷。
目前,美國最大3個銀行JPMorgan Chase、Bank of America和Wells Fargo的規模超過其在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水平,經濟和金融風險高。
Fisher說,2012年第3季度,美國12個商業大銀行資產分別在2500億美元-2.3萬億美元之間,占美國商業銀行總數(2012年第3季度美國有5,600個商業銀行)0.2%的12家大銀行控制著銀行業69%資產。如果金融危機再次發生,美國2年的GDP將化為烏有,「對我們(美國經濟和金融系統的問題)來說,結束TBTF大銀行是明顯的治療方法。」
英國政府2月4日頒布新的金融監管法規,監管機構可以強制性分拆風險高的大銀行,例如把大銀行交易投資業務和儲蓄存款業務分拆成2個獨立實體。英國財政大臣George Osborne說,如果銀行拒絕業務分拆,政府和監管者將使用法律手段強制。
加國大銀行體型好 不需要減肥?
《金融郵報》報導說,加拿大金融銀行系統使用與國際清算銀行制定的巴塞爾協議III(Basel III)相類似的金融監管標準,對銀行資本充足率、壓力測試、市場流動性風險等有較嚴格標準。
報導說,與美國和英國等國家不同,加拿大銀行有良好和保守的經營管理機制,不需要 「圍欄」處理和「瘦身」。加拿大5大銀行RBC、TD、CIBC、BMO和Scotiabank在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免受衝擊,業務至今仍然「健康」增長。
加拿大聯邦政府銀行監管部(OSFI)歷來實施嚴格銀行監管。根據OSFI法規,屬於第1級別的加拿大大銀行必須滿足「第1級資本」要求。另外,與其他國家相比,OSFI要求加拿大銀行有較高的「最低資本要求」。
不過,《金融郵報》另外一篇報導說,加拿大國內居高不下的家庭債務和房價擠壓銀行銷售利潤,加拿大6大銀行 – RBC、TD、BMO、CIBC和Scotiabank等,均感到銷售利潤下滑壓力,業務售遭遇「信貸萎縮」冰山,今年利潤恐下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