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恆立南投縣16日電)竹筍是高纖健康的食材,素有「台灣綠寶石」之稱,南投縣竹山一家竹文化園區研發黑色食品─竹炭特色餐,成為地方特色。
1997年以產竹聞名的竹山鎮富州里出現一處以竹為主題的文化園區,種有上百種的竹子,當時雖尚未對外開放,但常有愛竹人士闖入。
看到園區種滿不同風情的竹子,有人欣喜之餘竟然流連忘返,主人陳靖賦的媽媽心想,既然因愛慕竹子而來,那就用竹做飯以盡主人之誼。
陳媽媽用道地的社寮米,以桂竹筒烤出一管管的竹筒飯,成為愛竹人最愛的餐點,也成了園區日後竹筒飯套餐的前身。
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幾乎毀了竹園區兩年來的建設,竹屋震垮、竹林傾斜,但是,活下來的人還是得吃飯,還是得為重建努力。
陳媽媽又開始埋鍋設灶,除了為重建園區的伙伴煮食,也為慕名而來的遊客開伙,這回除了竹筒飯,還添加具竹山特色的筍乾滷肉、香酥地瓜,成為竹筒飯套餐。
2004年「竹炭」成為當紅的生態產品,有鑑於國內消費者對竹炭的益處一知半解,竹園區在工研院輔導下「造窯」,產製的竹炭通過政府CAS檢驗合格,並成為生態炭的教育推廣窗口。
面對市場上許多黑心商人販售竹炭磨粉後直接添加的食品,竹園區運用技術燒製高溫竹炭,並活化為活性碳,將活性碳粉研磨後成為可食用碳粉,並陸續開發出竹炭麵、竹炭水餃、竹炭豆花、冰棒及冰淇淋等食品。
這些食品經園方重新設計、包裝、烹調,成為竹山最具在地特色的黑色食品─竹炭特色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