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瑞益新竹12日電)客家地區過農曆新年,對老一輩的人而言,祭祖當天算除夕,至農曆正月20日的「天穿日」後才算過完年,回工作崗位繼續打拚。
客家文史工作者黃有福說,在除夕的前10天左右,客家人會準備紅糟,用來做紅糟鴨、雞,以前因為沒有冰箱,以此法醃製的食物可以更耐久存放;過年應景的食物還有長年菜與酸菜鴨。
黃有福指出,以前因為逃難,對老一輩的人來說,祭祖當天算除夕,大家一起吃團圓飯。至於年初一則不可洗衣服、不可倒垃圾、不可工作與掃地,老一輩的人相信,如果年初一工作,會導致一整年勞動。
至於掃地與倒垃圾,直到年初三才可以做這兩件事,在掃地時還要唸「富的來,窮的走」。
對一般民眾而言,過年在初五之後就得陸續開工,但對客家人來說,得休息到農曆正月20日「天穿日」後才算過完年,回到工作崗位繼續打拚。黃有福指出,因為客家人克勤克儉,只有過年才會好好休息,因此會多休息幾天。
「天穿日」是屬於客家人的傳統節日,無論貧富,客家人在這天會放自己一天假,因為相傳若此日忙碌,未來一整年會忙碌奔波,已被客委會訂為全國客家日。
「天穿日」的由來是客家人崇尚大自然與天神,在天穿日感謝女媧煉石補天,讓眾生得以獲得重生,並準備炸過的甜粄(年糕),象徵女媧補天用的五色石,稱「補天穿」,若遇客人到家拜訪,則以炸甜粄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