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願:談食色變和霧霾肆虐的中國
【大紀元2013年02月01日訊】如果要在中國這兩個字前加上形容詞,許多人恐怕都會想到歷史悠久、山河壯麗、地大物博、人傑地靈、禮儀之邦、文明昌盛等等。這些詞用來形容歷史上的中國當然是沒有問題的,但用在當下大多數就不貼切了。就生存環境而言,今天的中國可以說已經完全淪為了一個談食色變和霧霾肆虐的國家。最近讀到的兩條新聞再次印證了我的這個印象。
一條新聞是關於食品安全的。據財新網報導,年初廣東省召開「兩會」期間,「壹號土豬」老闆、廣東政協委員陳生對媒體直言,中國目前的食品安全問題很嚴重,他「打死都不在外面吃飯」,這次開「兩會」也是在家裏做好了送來的。陳生坦言,食品行業有些人不守規矩,工業用途的原料用在食品生產上,三聚氰胺用在養豬上,林業專用的農藥,毒性很強,菜農用在種菜上。他還舉例說,曾在一個蕉農家,看到蕉農摘下香蕉後用藥水去泡,防止香蕉運輸過程中腐爛,雖然國外也這麼做,但這個蕉農用的農藥是標準濃度的幾千倍上萬倍。是大陸食品行業的專業人士,他的話當然可信。
與陳生先生的話可以相互映襯的是《小康》雜誌前不久發佈的一項調查結果。從2005年開始,這家雜誌一直對中國「最受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進行跟蹤調查,結果表明,「食品安全」是2012年老百姓最關注的民生問題,占比達到受訪人群中的65.8%。由此可見中國食品安全的狀況已經糟糕到了何種程度。說中國人今天談食色變,一點都不誇張。
另一條新聞是關於空氣污染的。媒體報導說,根據北京市氣象局的資料,今年以來北京共出現了四次霧霾天氣過程,從1月1日到29日,北京南郊觀象臺霧霾日數為24天,僅有5天不是霧霾日;霧霾日數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為1954年以來同期最多。與此同時,衡量北京空氣污染指數的PM2.5數值連創歷史新高,即時測量甚至達到900和1000的高濃度,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年平均門檻值的90倍。在外國媒體的筆下,北京的天空被形容為機場吸煙室,森林大火,火山灰爆發,一團骯髒的棉花糖,空氣污染末日等等。有媒體甚至稱,北京2013年的1月將以「霧霾一月」名垂青史。更為嚴重的是,今年以來,北京之外的中國大部分地區同樣也經常被濃霧陰霾籠罩著。為此,中央氣象臺首發了「霾」預警。
霧霾天氣的頻發和持續在很大程度上是空氣嚴重污染的集中體現,不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而且對人的生命健康危害極大。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坦言,作為醫生的他最怕出現灰霾天氣,「在灰霾天,呼吸科門診量會增加一成半」。據他介紹,通過臨床等途徑的統計資料發現,因大量污染物被吸入肺部,廣州居民的肺臟已喪失了自我淨化能力而遭到威脅,「無論是有病還是沒病,50歲以上的廣州人肺都是黑色的」。因此,說今天的中國霧霾肆虐,同樣也一點都不誇張。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儘管中國的GDP平均每年增長近百分之十,但這種增長卻是以對生存環境的史無前例的破壞為代價的。就食物而言,如今的中國人雖說不愁吃不飽,也不愁吃不好,但大家卻吃得越來越不安全,越來越不放心了。各種各樣的激素、色素、防腐劑、吊白塊、甲醛、蘇丹紅、瘦肉精、漂白劑、增白劑、保鮮劑、催熟劑、甜蜜素、香精、雙氧水、福爾嗎林、工業鹽、明礬、滑石粉、石蠟、硼砂、尿素、氨水….甚至敵敵畏、劇毒農藥1605和3911等等,充斥著我們的一日三餐——從自家的菜肴到酒店的美味,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就連王岐山也承認:「現在已經不是說有沒有吃、夠不夠吃、有沒有花樣的問題了,而是怎麼樣才能吃得放心的問題。越白的麵越不踏實,越亮晶晶的大米越不敢吃。」
就空氣而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010年9月公佈的全球空氣品質地圖表明,中國已成為目前世界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國家。截止今年1月13日零時,在全國74個對空氣品質進行監測的城市中,有33個城市的空氣品質指數超過300,屬嚴重污染。在今天的中國,特別是在經濟發達地區,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已成了國人越來越遙遠的夢。以致有人戲謔說,如果你位於PM2.5指數高的地方,想要呼吸到新鮮空氣就得背井離鄉,穿越千山萬水。
別的且不論,單單一個談食色變和霧霾肆虐的中國就足以表明,持續了30多年的經濟高增長不過是一種慢性自殺式的增長。中國政府居然將這種增長譽為「奇跡」,一些不明就裏的外國媒體也跟著一味附和,實在是一件很諷刺的事。不過如果換一個角度看的話,應該說也確是奇跡。你想,經濟增長都增長到了全體國民談食色變、整個國家都在霧霾中喘息的份上,這還不是奇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