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高雄

鱟資源調查 小金門現稚鱟

【大紀元12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金門7日電)鱟是金門特有的海洋生物,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水圈學院調查發現鱟的分佈區有變異,烈嶼鄉上林與埔頭海灘首次有稚鱟紀錄。

「鱟」是海洋底棲性無脊椎動物,早在4億年前古生代泥盆紀出現,被動物學界稱為「灘地上活化石」。「鱟」外形酷似鋼盔,金門人暱稱「鋼盔魚」,且經常雌雄成對出現,又稱為「鴛鴦魚」、「夫妻魚」。

早年金門潮間帶可看「鱟」的足跡,西北方金寧鄉古寧頭到西南方金城鎮水頭潮間帶是「鱟」群產卵的主要棲地,每年6到9月為鱟產卵期,成鱟爬上灘地高潮線下蛋,孵化後的稚鱟在高潮線附近泥灘地生活。

「水頭鱟」形容水頭的鱟群最豐富,成為當地特色產業。但水頭開港後,鱟群已少見。

隨著開發,金門海灘鱟跡減少,縣府水產試驗所10多年前在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陳章波協助下復育鱟成功,民國88年在古寧頭海灘劃設800公頃鱟保育區,每年在西方或北方海灘放流「一齡鱟」、「二齡鱟」。

縣水試所今年委託高雄海洋科大學水圈學院進行金門縣沿海域潮間帶稚鱟生態環境調查,在西方金城鎮夏墅、建功嶼、北邊的金寧鄉古寧頭南山、北山、金湖鎮瓊林、金沙鎮洋山、西園、青嶼及烈嶼鄉(小金門)西方上林、東北方埔頭等海邊設監測站普查鱟資源、棲地環境及夏墅高潮位鱟產卵場。

每個監測站在高潮帶、中潮帶、中低潮帶及低潮帶間劃設監測點,今年6到11月調查棲地並捕捉鱟分析。

高雄海科大水圈院長黃榮富今天下午向縣府進行調查期末報告指出,建功嶼捕到750隻鱟、北山305隻、南山16隻、西園201隻、上林58隻、埔頭112隻,埔頭、上林首次有稚鱟分佈紀錄,但夏墅浯江溪口及洋山未發現稚鱟族群,可能是洋山海灘被互花米草侵占、夏墅浯江溪口在高潮位有大面積紅樹林密集,以致影響稚鱟棲息。

捉到的鱟以四齡鱟最多,占總數的36.45%;五齡鱟24.54%、六齡鱟16.62%、七齡鱟11.62%、八齡鱟2.41%、三齡鱟6.46%、二齡鱟1.1%,九齡鱟以上2隻在上林海灘發現。稚鱟喜好底質直徑1公厘的極粗粒砂到直徑0.25公厘到0.125公厘細砂比率高的沙質環境,夏墅高潮位未發現成鱟產卵,沙帶下15公分也沒有發現卵的蹤跡。

調查建議,對適合稚鱟復育場所繼續加強放流與宣導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