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地方債隱身「秘笈」 借殼包裝圈錢
【大紀元2013年1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歷時四個多月久審未決的地方債至今成謎,中共各部委之間數據相差巨大,而未能公佈。地方政府的多種隱藏手段更是讓地方債成了糊塗賬。
中共各部委數據「打架」致久審未決
中共審計署對地方債規模公佈並未如預期在10月底揭曉。從2013年8月1日起,中共國家審計署開始了對地方債務第二次全面摸底,而且審計範圍前所未有地擴大到包括鄉鎮在內的五級政府、四萬多個審計單位。時至今日四個多月過去,地方債的詳細情況仍沒有披露。
相比2010年底審計署公佈的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有機構預言地方債的規模已經超過20萬億元,且債務評級也較之前有下降趨勢。此前中共財政部發文要求各省財政廳、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財政局就地方政府欠銀行的債務進行對賬,並將從中共的央行、銀監會獲得地方政府債務數據,下發給各省財政廳、財政局進行對賬。但「因統計口徑不同,與銀監會數據相差太大,未予公佈。」
中共國家審計署網站對此曾撰文稱,地方政府性債務統計口徑滯後於債務形式多元化發展趨勢,財政部對政府債務的統計僅僅是針對政府的直接債務和擔保債務,對於BT(建設-移交模式)或BOT(建設-經營-轉讓模式)融資並沒有定義,也未將發行信託產品和債券單獨列出,造成政府對總的債務規模不夠清楚,無法進行有效調控。
銀河證券首席顧問左曉蕾認為,這兩年大量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改頭換面以企業身份通過發行中票、短融、企業債等方式融資,有些甚至以信託或理財產品方式出現,構成大量缺乏監管的表外業務,由於不准確的數據,不透明的運作,很難對政府債務的風險有準確的評估。
多種隱藏手段致地方債成糊塗賬
在政府債務風險中,地方政府永遠存在擴大融資拉動GDP增長的衝動。有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巧借「委託貸款」名頭進行著某種民間集資;還有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因被收縮信貸額度,因此「借殼」當地國企進行融資,以貸款主體的置換跳脫銀行的「地方平台融資」貸款分類。
也正是因為資金缺口存在、實際現金覆蓋率出了問題,而在建、擬建項目壓力不減,在一些市縣級政府平台,甚至出現了「誰融資能力強、有『創新』辦法,誰就能被提拔當領導」的說法。中共官媒10月28日的報導《地方欠債越多官員提拔越快》也印證了這個事實。
有地方政府的城投公司利用自身的子公司進行委託貸款,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安置房建設」為名義,找到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年化回報率為:一年期10%、兩年期11%、三年期12%。
有業內人士揭露,這樣的投資是有系統性風險的,因為城投公司事實上已經資金鏈告急,才出此對策。如果到期不滾動發售,城投公司是否有足額資金完全兌付,這還將是一個謎。當地方債支持保障房建設的口子打開後,城投公司就計劃藉此「包裝」出保障房項目,以此為契機實際「圈錢」。
「借殼」貸款也比較盛行,由於銀行已經開始對地方融資平台「逐步收貸」,因此用城投公司的名義已經不可能得到銀行的新增貸款,為了解決資金難題,城投公司會借同一地方的國企名義申請貸款,比如交通或水利控股公司等。
具體的做法是:國有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提供資產負債表,而城投公司實際出具抵、質押物(一般為批一塊地)。國有企業獲得貸款後,會「繞一圈公司賬目」,通過若干相關公司間的走賬,最後把資金打給城投公司;在還款時,城投公司再按照資金進賬時的「企業往來款項」路徑,將資金打回給貸款企業。
銀行在進行貸後審查時,並非對這種「借殼貸款」毫無察覺。有銀行業人士透露,銀行在某種程度上默許著這種借道。因為銀行除了貸款利率可以上浮10%~30%以外,還可借授信搭收「諮詢費」、「顧問費」等相關費用。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郭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