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重整三百年台灣詩 認識祖先再出發

【大紀元2013年12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看見台灣》紀錄片透過空拍,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電影《總舖師》描繪台灣特有的辦桌文化,台灣人追尋古早人與事,蔚為風潮。逢甲大學預計花6年,重新編纂與詮釋台灣300年來大量留存的古典詩集6大冊,最後集結成「台灣詩三百首」,書籍完成後,希望讓中學程度以上的國民都有機會接觸到台灣豐富的文學寶庫,讓文化真正紮根。

日治時期的台中有「小京都」之稱、墾丁南灣曾是東南亞最具規模的捕鯨場、蝸牛在日治時期早已是台灣人的桌上佳餚。為探尋台灣古早記憶,推廣台灣古典詩,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廖美玉、余美玲2010年向台灣文學館提出「《全台詩》分類詮釋編纂出版計畫」,篩選代表「台灣意象」的古典詩作品,預計花6年,設定五大主題,跨院校完成「台灣詩三百首」。

逢大校長李秉乾表示,當各縣市都在談文創,拼觀光,塑造地方特色,如何避免停留在吃喝玩樂。三本書透過文學,將土地的歷史、生活與文化緊密連結,把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競爭力,在重軟實力的當今,更有意義。

前三部巨作歷經3年,3日搶先曝光。《區域與城市》回溯城市的誕生與童年,希望每個人都能為自己居住的城市,講出一個動人的故事。《海洋與山川》在詩人筆下,呈現台灣百變的形態與樣貌。《飲食與物產》描繪台灣的飲食生活、地方特色與人文掌故。

余美玲教授表示,《全台詩》預計再完成「戰爭與災異」、「歲時與風土」二大主題,最後精選300首詩,作為「台灣詩三百首」的代表。書籍完成後,希望讓中學程度以上的國民都有機會接觸到台灣豐富的文學寶庫,讓文化真正紮根。

(責任編輯:羅令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