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人敬天佑 作惡引禍招災(二)
三、以德教化
陸九淵,宋朝金溪(今江西臨川)人,曾任國子正教,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被後人稱為「陸子」。他自幼聰穎好學,三、四歲時,曾問其父「天地何所窮際」,其父笑而不答,他就日夜苦思冥想。
長大後讀古書至「宇宙」二字解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於是忽然省悟道:原來「無窮」便是如此啊,人與天地萬物都在無窮之中,他提筆寫下:「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
他對宇宙無窮與對聖人之心廣大的感悟,使其「篤志聖賢之道」,說道:「人須是閒時大綱思量:宇宙之間,如此廣闊,吾身立於其中,須大做一個人……天之所以命我者,不殊乎天,須是放教規模廣大。」
他任國子正、敕令所刪定官等職時,慨嘆於靖康之難的慘痛事件,和力主抗金之士共謀恢復失地,並上書朝廷陳述五論:「一論恢復失地,願博求天下之俊傑,相與舉論道經邦之職;二論願致尊德樂道之誠;三論知人之難;四論事當馴致而不可驟;五論人主不當親細事。」因此舉觸怒朝中權貴,落職還鄉。
宋光宗即位後,陸九淵任荊門知軍。當時荊門是南宋邊地,金兵南侵壓境,陸九淵見荊門沒有城牆,腹背受敵,於是,他「乃請於朝而城之」,修築了城牆。他「厚風俗」,嚴格實行保伍之法,境內盜賊因而遠避而去;興辦學堂,並親自講授儒家經典,境內民事訴訟越來越少,外地商販紛紛前來荊門做生意,使荊門稅收日增。
他到任時當地已久不下雨,他便設壇親自禱告祈雨,隨即下雨。上元日(正月十五日)率屬下舉行「為民祈福」的儀式,隨即下雪。一年後社會風氣即大變,民心皆向善。
各級主管部門交相列舉陸九淵在荊門的政績奏報朝廷,宰相周必大稱讚說:「荊門之政是陸九淵事事躬行、教誨諄諄的結果,可作地方長官效法的榜樣。」
陸九淵一生熱心教學,無論是政務之餘還是回歸家鄉,皆從事辦學和傳道授業活動。他注重尊重德性,認為教育對人的發展具有存心、養心、求放心和去矇蔽、明天理的作用
他主張學以致用,其目的是培養出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人才,拯民濟世。認為學儒最終目的、最高境界,是形而上的「道」。認為只有通過對道的深入體會, 才能達到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因此,要求人們在「心」上下功夫。他名望很高,「每開講席,學者輻輳,戶外履滿,耆老扶杖觀聽」。
當時著名理學家朱熹曾邀請陸九淵在其辦的白鹿洞書院講習,陸九淵講孔子《論語》中「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一章,詳加析釋,發揮義理,暢達透徹,聽眾感動得淚下。
朱熹當即離座向眾人說:「熹當與諸生共守,以無忘陸先生之訓」,認為足以醫治當時學士長久隱藏在內心的病根,又請陸九淵書寫講義,將講義刻於石以作紀念。
陸九淵在「義利之辨」中談道:儒家以義利判君子小人,其核心問題是辨志。志於「利」者,必被「利」所趨;志於「義」者,則以「義」為行為的準則,所以為學之要在於立志。
他聯繫到當時科舉取士選拔人才的制度談到:科舉取士久矣,名儒鉅公皆由此出,今為士者固不能免此。然而很多為學者卻只注重做文章的技藝,及是否投有司之所好,甚至有唯利是圖者,「喻於利」則與聖賢的教導背道而馳了。
他指出,為克服這些蔽害,必須提出「立志」,以「義利之辨」來決定做人的標準,不以科場得失為目標,去名利之念,以聖賢為志,以治平自任。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而不盡人道,不足與天地並。
無論是讀書,還是考科舉,都是為了義、為了公,而不是為了利、為了私。他認為,以這種態度來問學,才得「正學」。
陸九淵以德教化,每次講學時聽者雲集,以至有感動泣下著,可想其心,若非與道相應,何能如此?可知其一生事蹟,為學聖賢之道真正深入有得者的表徵。至於他祈雨得雨、禱雪下雪,則正是其為民祈福的善德所感召,正可謂「人有善願,天必佑之」。
四、失德招災
東漢時,漢桓帝即位之後,信重宦官,宦官得勢擅權,敗壞朝政,為禍鄉里。如宦官侯覽曾奪人宅舍三百八十一所,土地一百一十八頃;其兄謀財構陷無辜,聚斂上億的財富。當時叛亂迭起,天災不絕,國庫空虛,民不聊生。
忠臣賢士深為痛恨,不斷直言上諫。吏部尚書朱穆以夏商周三代之事勸諫,上書說:「案漢初之典,士人可任中常侍,中興以後,乃悉用宦者。自殤帝以來,浸益貴盛,權傾海內,窮困天下。臣以為可悉罷省,博選耆儒宿德,與參政事。」漢桓帝怒而不納。
白馬令李雲上書,揭露宦官擅權的弊端,小人諂進,財貨公行,政化日損,結果被逮捕下獄,後死於獄中。宦官更進讒言,誣告上諫之士誹謗朝廷,漢桓帝聽之信之,下詔逮捕很多上諫之人。
司隸校尉李膺等一些朝中大臣與郭泰等太學生,看到朝政敗壞便聯合起來反對宦官當權,漢桓帝下詔逮捕李膺等二百餘人,禁錮終身。這些被捕的士人多是民間認同的「賢人」,如李膺、范滂等人,德揚四方,被人們稱為「君子」。
永昌太守曹鸞上書為這些士人申冤,要求將其赦免,結果被宦官打死,漢桓帝又下令逮捕了士人、學生等一千多人。宦官專權,貽害無窮,察舉非人,時人譏為「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東漢自此江河日下,瀕於滅亡,四處怨聲載道。
漢桓帝死後,漢靈帝即位,大將軍竇武與太傅陳蕃,欲起用被禁錮的那些上諫士人,上書說:「依舊例,宦者不過監宮廷門戶及管宮中各部財物,如今使與政事而任重權,子弟布列,專為貪暴。天下凶凶,正以此故。宜悉誅廢,以清朝廷。」
宦官曹節等知悉後,矯詔竇武、陳蕃圖謀廢立,督羽林兵將其殺害,並向漢靈帝進讒言,誣陷士人「欲圖社稷」,李膺、范滂等百餘人俱被處死,其他因陷害、牽連者六七百人,分別被流放、禁錮和處死。
當時宦官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十人朋比為奸,號為「十常侍」,為所欲為,殘害百姓。
中郎將盧植上書規諫要任用有德賢能之士,被解職。郎中令張鈞上書說:「今天下之亂,皆因十常侍多放親朋典據州郡,辜榷財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無所申訴。宜斬十常侍,布告天下,以謝百姓。」漢靈帝大怒,將其處死。
中郎將皇甫嵩、護軍司馬傅燮上書說:「今宦官弄權,忠臣不進,此即蕭牆舋發,而禍延四海,遂使盜賊蜂起。夫奸邪與賢良不宜共國,亦猶水火不可同器。陛下宜速誅讒佞,則善人思進,奸兇自息。」漢靈帝因其有軍功,不置可否。
漢靈帝賣官鬻爵,增賦加稅,造宮修殿,驕奢淫逸;宦官擅權禍國;忠臣賢士遭受打擊和迫害;依附權勢的地方官橫行霸道,為非作歹;萬民嗟怨,四處逃亡,出現「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的景象。
天災人禍頻現,建寧初年,先是天降大雨,久雨之後,又是久旱。那雨整整的下了五個月,水災泛濫,房屋坍塌無數。及至水退了,又經年不雨,禾苗乾枯,飢民逃難。
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盡被大浪捲入海中;六月朔,黑氣十餘丈,飛入溫德殿中;秋七月,五原山岸,盡皆崩裂。
漢代桓靈失政,國祚將終,有狂風暴雨、水旱災害、地震、海水泛溢、黑氣飛入溫德殿等「種種不祥,非止一端」。傳至漢獻帝,分為三國。諸葛亮曾對此評價:「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後漢書》記載:「桓靈失德,災舋並興,豺狼抗爪牙之毒,生人陷荼炭之艱。 於是九州絕貫,皇綱解紐,四海蕭條,非復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