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彤:「霾」與「硬道理」和「不選舉」之間的關係
【大紀元2013年12月11日訊】進入2013年以來,北京深陷霾中。本月南京大霾,同時有25個省受到了霾的毒害。根除霾災,進而根除各種污災,是救民救國的第一等當務之急,迫在眉睫,需要全國13億同胞群策群力認真對待。切不可等閒視之,以免成為民族罪人!
霾,我國稱為「霧」霾,其實和「霧」無關。加上了「霧」,容易造成錯覺,好像那是自然現象,老天爺應該負責。但老天爺是冤枉的,他有充分理由拒絕為中國的「硬道理」原則和「不選舉」制度背黑鍋。
霾是空氣污染,同水污染、土污染一樣,都源於人工造污。一味發展造污工業,唯獨捨不得在淨化上投入充分的財力物力,是一種自殺性的資源配置。中國剛剛宣佈「和平崛起」,就陷入了全面污染(水污染、土污染、空氣污染)的重圍,從表面看,只是由於無知,或者也可以叫做「交學費」;但歸根到底,它是中國特色的「不選舉」制度的產物。如果前全國人大委員長及其同志們不把普世價值當作敵對勢力加以討伐,如果中國公民真能享有《憲法》所保障的選舉權,中國的污染本來不至於發展到今天這步田地。
道理很簡單。在長官必須民選的條件下,投資人固然可以策劃開辦污染工業;但居民為了維護身家性命,必然堅決要求非採用過硬的淨化措施不可;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級長官都不可能和民意不站在同一條戰線上——因為無視民意的公僕,從鎮長到總統,都必然被選民拋棄。這是活的最可靠的制約。文明世界到處存在這種制約,所以開發和淨化可以互利雙贏。唯獨那些以本國特色為藉口而拒絕普世民主的國家,才會把選舉當作亡黨亡國的洪水猛獸,鬧得長官的意志和利益佔了壓倒一切的上風,而民意和民生卻被視為「不安定因素」而橫遭鎮壓。諸如此類天天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事件,是對污染最好的效勞。正是依靠長官不選舉,造污工業在中國居然打敗了民意。
中國的長官們又是如何和造污工業結成戰略聯盟關係的呢?根據鄧小平理論,最硬最硬的硬政績叫做「發展是硬道理」。這個硬道理,是從毛澤東的大干快上、大躍進直接演變而來的。因此,所謂「發展」,絕對不是優先發展環保或優先發展選舉,乾脆就是不擇手段,突擊發展GDP,而造污正是突擊發展GDP的捷徑。別人瞻前還得顧後,唯獨他敢竭澤而漁,殺雞取蛋。別人在造汚的同時必須負責淨污,唯獨他「不怕洪水滔天」!同「超限戰」是兵法中的兵法一樣,造污正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在兩個同樣受黨信任的長官中,誰造污的決心大,能耐大,誰就掌握了硬道理的精髓,誰就官運亨通。這裡講的是清官。至於貪官,財運與官運齊飛,霾污與貪污一色,當然更加如魚得水,幸福無比了。
以「透支環境」為特徵的高速度低成本的開發行為,也許腐敗,也許不腐敗,不論前者還是後者,都必定導致自殺性的污染。最「不怕污染」的長官,一定最不顧老百姓死活,鎮壓民眾一定最積極最勇敢。除開其他可比或不可比的因素,他們的GDP政績得分一定高,官運一定亨通,由下級而上級,由地方而中央,男、子、伯、侯、公,飛上枝頭變鳳凰,都是合乎規律的意料中事。水陸空污染,在民選國家中,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一進入中國模式,在「硬道理」的驅動和「不選舉」的保護下,就找到了猖獗肆虐的樂園。
拒不選舉,在文明社會中使人羞於啟齒:哪有公僕可以拒絕主人選舉的道理!但經過本國特色的論證,就特別理直氣壯。1949年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時,計票少了一張,經偵破,據説是全國政協委員某先生所為。毛澤東是革命領袖,這位委員先生膽敢不投革命領袖一票,必是反革命無疑。革命領袖帶頭作俑,革命的追隨者自然而然爭先恐後群起傚尤。後來,漸漸地,《憲法》雖然尚未公然刪去選舉,但中國特色的選舉就是不選舉,不選舉就是毛澤東的國家制度——這應該不是敵特的謠言,也不應該是黨國的機密,人們應該不難理解。
生而為人,應該有權為新鮮的空氣、乾淨的水、無毒的土地而做夢。這個夢和改掉毛澤東的制度,恐怕不是兩碼事。
那麼,如果由黨的領導機關發出指示,宣佈從此不再把GDP作為考察幹部的指標,流毒全國的污染問題是不是就能迎刃而解了呢?
但願心想事成,只怕緣木求魚。
中國的哪一個老大難問題是可以靠中共中央的一紙命令來解決的?連「四菜一湯」之類小問題都束手無策,居然能夠解決GDP這樣的老大難,誰相信?
重視GDP是為了全力保證崛起、保證翻番、保證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強國目標。不把這個目標分解落實到各級主要領導人頭上,請問,實現中國夢還有什麼更可靠的保證?這個夢實現不了,請問誰來負責?
既然可以下決心發出一個又一個實現不了的指示,為什麼不能簡簡單單還權於民,由當地居民來選舉、罷免、監督自己的公僕,使公僕無法不把自己的命運和居民的命運結合起來?須知這才是合法的正道,才是「整頓吏治」最有效的制度。
所以,想來想去,我仍然認為,為了新鮮的空氣、乾淨的水和無毒的土地,當然同時也為了廉潔、公正、透明、法治、穩定、享有公民的支持和信任的政府,都必須落實憲法,實行普選,改掉毛澤東的制度。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