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組圖:「飛虎薪傳」特展紀念飛虎隊70週年

人氣: 6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3年1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中華民國國軍紀念飛虎隊70週年,即日起推出「飛虎薪傳」特展,國防部長嚴明、陳納德(Claire L. Chennault)外孫女柯羅威(Nell Calloway)等人都出席,嚴明22日致詞表示,盼藉由特展緬懷兩國空軍健兒共同禦敵的歷史及中美生死與共的歲月,也見證雙方長久的友誼。

1942年2月蔣中正委員長與陳納德於昆明合影(國防部)。(鍾元翻攝/大紀元)

中美混合團(1943年10月1日- 1945年9月)

中美雙方為了更有效發揮在中國戰場的戰力,逐漸產生一支由中美空軍聯合編組而成的作戰單位構想,到了民國32(1943)年5月,陳納德在會議中提出具體的中美混合組織構想,代號「蓮花」,由戴維森准將(Brig. Howard Davidson)指揮。同年10月1日,「中美混合團」在印度馬里爾(Malir)順利成立,隸屬於14航空隊指揮體系。

1951年起,美國派遣軍事顧問團來臺進行軍事援助,此照片為1953年美國空軍顧問組搭專機抵達臺北情形,由蔣中正總統及宋美齡女士親自前往迎接,(鍾元翻攝/大紀元)

在下課時間,中華民國赴美飛行員們討論起未來將使用的炸彈,後方黑板還寫上「贈汝天皇」的字樣,向日軍宣示作戰的決心(1942年3月13日,美國國家檔案館)。(國防部)

編制上,團部設有美籍司令1人,中方副司令1人,在團部之下有3個大隊,分別為第1、3、5大隊,其中第1大隊為中型轟炸機大隊,使用B-25轟炸機,下轄第1、2、3、4中隊; 第3、5大隊均為戰鬥機大隊,先後使用P-40及P-51戰鬥機,第3大隊下轄第7、8、28、32中隊,第5大隊下轄第17、26、27、29中隊。

中華民國赴美飛行員學習飛機引擎相關構造(1942年7月1日,美國國家檔案館)。(國防部)

中華民國赴美飛行員於模擬機艙中練習飛行技巧。(1944年1月29日)。(國防部)

中美混合團成立之初,主要由美籍飛行員擔任主官(大隊長以上)職務, 每1個戰鬥機中隊則編配中、美各1位中隊長。混合團中國軍飛行員的來源有兩種,一為在抗戰初期便投入的資深飛行員,為空軍官校11期(含)之前的畢業生,以及早期各省自行建立的空軍部隊 ; 另一為官校12至16期的畢業生,於國內及印度進行基礎訓練後,旋赴美接受完整的飛行訓練,返國後便成為主力成員。而美籍隊員則主要由當時的美國部隊中指派而來,其中先後擔任第3大隊大隊長的瑞德(William Reed)及布萊特(J. Gilpin Bright),都是早期美國志願隊的老飛虎成員,戰鬥經驗豐富。

中華民國赴美受訓的轟炸組飛行員,正接受美籍教官教導如何規劃航圖。未戴耳機之軍官為中華民國翻譯官,負責將美籍教官的教學轉述為中文給戴耳機的飛行員。(國防部)

中美混合團第5大隊中美軍官的合照。(國防部)

中美混合團的主要任務在協助地面部隊對日作戰,打擊敵人的交通補給線,並爭取空中優勢,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包括32(1943)年11月25日空襲日軍駐新竹基地、33(1944)年3月4日奇襲海南島及同年7月三度襲擊日軍所佔領的白螺磯機場等任務,其他先後參加的重要戰役有32(1943)年11月的常德會戰、33(1944)年1至4月之粵南掃蕩戰、4至7月的中原會戰、6至8月的第4次長沙會戰、10至12月的桂柳會戰、34(1945)年3至5月的豫西鄂北會戰及4至5月的湘西會戰,一再給予日軍沈重的打擊,讓中華民國空軍重新掌握本土的制空權。

擴建芷江機場時日夜趕工的情形。(國防部)

除了抗戰時期光榮的戰績外,中美混合團的成員更成為日後中華民國空軍的骨幹,其中不少人晉升到上校以上的領導階層,更有榮升空軍總司令者。他們充分發揮在混合團期間所得到的知識與經驗,奠定了中華民國現代空軍的基石。

1944年 冬天下雪後的芷江營區,為中美混合團所駐防的基地之一。(國防部)

八年對日抗戰 國軍與飛虎隊英勇禦敵

嚴明說,回顧對日抗戰期間,國軍官兵保國衛民,犧牲奮鬥,提到飛虎隊,就會想起陳納德將軍,雖然戰機性能不如日軍狀態下,仍靠堅強的士氣贏得勝利。

中華民國赴美飛行員於雷鳥基地受訓時合影(1942年3月13日)(美國國家檔案館)。(國防部)

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準備進行個人的試飛,地勤人員協助做最後的確認(美國國家檔案館)。(國防部)

柯羅威表示,感謝總統馬英九和嚴明緬懷飛虎隊,外祖父若看到今天慶祝飛虎隊和中美混合團的紀念活動,應會感到非常榮耀。對陳納德來說,融合中美軍人協同合作擊退日軍,是他一生的成就。「現在最重要的是將中美在抗戰建立的友誼延伸到下一代,她也會在美國持續努力,將雙方合作奮戰的歷史延續下去。」

進駐芷江機場的中美混合團第1大隊第4中隊B-25轟炸機。。(國防部)

空軍前副總司令陳鴻銓代表飛虎隊員致詞說,1943年11月25日空襲日軍駐新竹基地告捷,適逢感恩節將至,當時為了慶祝,還從印度運火雞來慶祝。

在奇襲日軍海南島機場之後,中美混合團(左起)第7中隊葉望飛、美籍隊長瑞德(Bill Reed)、徐華江、譚鲲在桂林二塘機場合影(1944年3月4日)。(國防部)

此次特展透過豐富的史料、文物及互動科技,完整呈現中美兩國於抗戰期間的聯合作戰歷史,從抗戰初期的各國航空志願隊、美國志願大隊、駐華航空特遣隊、14航空隊到中美混合團的各單位成立沿革、中美混合團的作戰與訓練情形及抗戰勝利後中美持續的軍事合作與飛虎精神的傳承。

(責編:林詩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