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提三中決議諸多矛盾 質疑能否實現
【大紀元2013年11月20日訊】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僅為期四天、近400名官員參加的會議,卻打算訂出中國未來至少10年走向,國際社會關注的同時,也紛紛質疑其決策之可行性。臨近的日本更是密切觀察中國未來動向。近日,該國輿論界紛紛提出看法,點出中共先後發表的《公報》、《決定》本身隱藏問題,以及能否實現改革普遍存在懷疑。
《公報》、《決定》的內容存在諸多內在矛盾
《朝日新聞》社論「中國改革,止於呼籲口號嗎?」中提及:中共針對經濟問題明確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列舉了企業公平競爭、消費者自主選擇、完善金融等與健全自由市場化相關的事項。但同時又強調要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這樣的表述明顯矛盾。
該社論還提到,《公報》中政治層面提出要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但在各省市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中,非共產黨的候選人卻被排除在外,選舉只停留在村一級,市、縣級都不實行民選。在司法改革問題上,提出要確保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卻沒有明確宣佈禁止黨對司法的介入。
《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也指出了類似矛盾,因此推測「《決定》本身是多方博弈妥協後的產物」、「三中全會試圖顧及各方利益,但各方的利益訴求本身可能是衝突的,面面俱到造成了自相矛盾。」
改革目標能否實現普遍存疑
《朝日新聞》在其評論中稱,「僅看公報內容,其主旨不過是強化了迄今為止的路線,似乎還不能稱之為改革。保持著強大的一黨領導前提,改革究竟能實施到何種程度?這是最終疑問的根由。」
《讀賣新聞》報導中論及到,「所有改革的前提都是堅持一黨領導和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雖然在很多領域都提出了要深化改革的主張,但實效性有賴於未來的具體政策運營,能否促進中國社會變化,目前還不明朗。」
日本央行北京事務所原所長瀨口清之也早在三中全會召開前發佈《北京、西安、上海出差報告》。其聲稱:三中全會不會有太多吸引人的新內容。說到底,現政權面臨的責任非常明確,那就是解決前朝權貴遺留或拖延下來的一連串問題。而最為關鍵的是,三中全會後能否果斷實行這些必要的改革。
(責任編輯:王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