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習近平從「倒逼」走向主動 險途依舊
【大紀元2013年11月15日訊】11月14日,中共黨媒新華網突然刊登了習近平9月17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的講話。講話中,習近平稱,「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昔日講話在三中全會後釋放,應該是一方面告訴外界推行改革的原因,即是被「倒逼」的,潛台詞就是不改革中共只能覆亡;另一方面承認改革需要時間,而且不能永遠保證不變。
需要注意的是,習近平使用的「倒逼」一詞。早在今年8月中旬,大陸媒體突然刊發了關於中共各個時期領導人筆名的文章,並由此引出了習近平在浙江主政時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欄目下撰寫的一篇舊文。這篇發表於2005年4月15日的舊文的標題是《從「倒逼」走向主動》,文章伊始即引用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後生。」隨之提出自己的看法:這話說得絕對了些,但世上有些事確實是「倒逼」出來的。譬如,浙江人多地少,自然資源匱乏,逼著眾多浙商走南闖北開闢新天地,逼著眾多企業做好「無中生有」促發展的文章。二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歷程,不僅「倒逼」出浙江的實力和活力,而且造就了一批創業型人才,這是浙江推進新發展的最大「資源」。
在習近平看來,「倒逼」機制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一個契機」。在這種機制下,浙江一些地方走向了主動選擇,找到了新的發展道路,用「倒逼」之「苦」換來了發展之「甜」。
如今,習近平提出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不免讓人聯想到其背後的意味。自十八大習上台後,受江系掣肘和攪局,很多設想或被曲解,或無法實施。被逼迫的習近平逐漸主動出擊,比如以廢除勞教制度擊退江系挑起的「南周事件」,抓捕周永康在四川和中石油的馬仔削弱江系,為期望推行的經濟改革鋪路,等等。然而,江系統治這些年來,馬仔和利益集團遍佈各處,成為習近平施政的強有力的阻礙。其最終的結果是,習在剛剛召開的三中全會再次主動出擊,擬成立兩大最高層機構:國家安全委員會與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意圖將軍事、外交、情報、安全、宣傳、公安、武警等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進一步削弱江系勢力。
這種倒逼之後的主動,由於依舊沒有選擇抓住擊垮江系的「殺手鑭」,即清算江系的滔天罪惡,也自然無法使習近平擺脫險途。三中全會公告的模糊和妥協,以及會議前後前所未有的媒體沉默和封鎖,都在昭示著中共內部依然在激鬥,各方都不願放棄自己的利益和權力而在博弈,而博弈的結果很可能又是一個新的妥協。這樣的妥協顯然阻止了習近平的下一步的「主動」,也就是說,習想避開中共博弈核心的法輪功問題的主動,無異於緣木求魚,捨本逐末。畢竟有所顧忌就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最終可能是反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