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11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 )10月31日是中華民國先總統蔣中正127歲誕辰紀念日、榮民節,也是救國團成立61週年生日。日前前行政院長、國防部長郝柏村表示,效忠中華民國、信仰三民主義是軍人的志業,盼陸軍官校校友堅持初衷。今日記者採訪到榮民楷模,曾參加剿共的他感念蔣公為捍衛中華民國的付出。
總統馬英九上午在屏東空軍基地為首架抵臺的P-3C反潛機舉行接機典禮,他表示,近5年來和中(共)國大陸關係雖有改善,但中(共)國大陸對臺軍事策略沒有任何改變,臺灣不能鬆懈國防,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做到「防衛固守,有效嚇阻」。
此外,台灣民主進步黨下午召開第七次對中政策擴大會議,邀請旅美政論作家、中國民運人士陳破空擔任引言人。陳破空指,這些年臺灣海峽呈現暫時的安寧,但臺灣仍然是北京最大的軍事目標,中(共)國瞄准臺灣的導彈,有增無減。而整個亞太地區,都進入多事之秋。
郝柏村:效忠中華民國是志業 中共抗戰史嚴重造假
高齡95歲的郝柏村26日出席「中華民國陸軍官校校友總會社團法人成立大會暨紀念先校長蔣公127歲誕辰大會」,歷任官校校長、校友會會長、各期各班校友代表及貴賓,近1,500人出席。郝柏村致詞表示,中華民國是民主國家,效忠中華民國、信仰三民主義是陸軍官校校友的「志業」,志業不會退休,盼陸軍官校校友堅持初衷。他也表示,軍人過去用槍桿子,現在應要用民主素養來捍衛國家。
郝柏村25日在出席「記憶與復興─『浩氣長流』及『宋子文與他的時代』新書發表會」演講時說,八年抗戰是歷時最長、犧牲最慘的戰爭,這不是為國民黨而打,而是為中華民族而打的,是國軍戰果最輝煌的戰爭,為中華民族復興打下了基礎。他強調,中共在大陸嚴重歪曲造假抗戰歷史,希望大陸和臺灣的年輕人世世代代都能瞭解並重新認識這段光榮歷史,中共當局也應公正地讓大陸人民知道歷史的真相。
他提到蔣介石日記(1917~1972),尤其自己身歷抗戰歷史,在看蔣介石日記感受更深。郝柏村強調,「八年抗戰是蔣委員長領導的,沒有第二個人」,蔣委員長抗戰到底的意志,他所遭受的困難及屈辱,不是一般常人能夠忍受的。他指,中共在大陸嚴重歪曲造假抗戰歷史。例如,他曾經在上海參觀「淞滬戰役紀念館」,發現裡頭「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假的」。
他說, 八年抗戰把東北收回來,臺灣光復了,但最後因為內戰的失敗,抗戰的成果被毛澤東中共拿去了。在現代,任何一個文明的政府、現代化的政府,對歷史真相都應該要尊重。今天無論在中國大陸或臺灣,對於抗戰的真相我們必須重新來加以認識,中國大陸也應公正地讓全國人民知道抗戰歷史的真相。
慶祝榮民節 退輔會表揚楷模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同天舉辦成立59週年暨第35屆榮民節慶祝大會,在向先總統蔣公、故總統經國先生、國軍陣亡將士及榮民英靈默念致敬後開始,除表達對榮民的敬意並表揚榮民楷模外,活動並邀請美國韓越戰退伍軍人協會總會長米契爾伉儷、婦女會總會長麥葛莉芙、執行長希齊伉儷與會。
退輔會主委董翔龍表示,退輔會是「服務為導向」的公務機關,希望同仁以同理心來對待被照顧的對象,榮民榮眷的小事,就是退輔會的大事,這是服務事業,態度決定一切,做再多事,如果態度不好,也是白做。
對日抗戰是蔣公領導 沒有第二個人
榮民楷模84歲的張心如接受記者採訪表示,「我是為了愛國,為了民族報名從軍,戰役中曾經負過傷,在一級上將劉安祺領導的膠東剿匪戰役打勝仗,後來山河變色隨部隊撤退到海南島後來到臺灣。」張心如說,他出生在東北瀋陽,一生下來就碰到918事變,他的父親曾參加對日抗戰及剿匪戰役。他回憶在東北聽到有人爭論,有的人不服氣,但只要有人強調「這是老蔣說的,大家就想老蔣說的就是對,就不爭論了。」他說,「老蔣」是在東北大家對蔣公的親密說法。
張心如強調,蔣公治軍嚴格,八年抗戰是他領導的,在歷史上沒有第二個人,當時國軍這麼簡陋的裝備,要對抗亞洲先進國家、現代化訓練有素的日本人,國軍艱苦的八年抗戰能打勝仗,他有非常大的貢獻。張心如說,現在雖然輿論對於他專制、獨裁有所批評,但要是沒有蔣公,中華民族早就沒有了,都成為日本人的奴隸。
馬英九下午接見第35屆榮民節「榮民楷模暨青年(榮民子女)楷模」,他在致詞時表示,榮民一生為國奉獻,在危疑震撼與艱辛匱乏的時刻挺身而出,築成血肉長城,讓國家轉危為安。今年係臺灣光復68週年,回顧76年前政府展開8年對日抗戰,期間共有204位國軍將領及322萬名官兵不幸殉國,最終獲得勝利並光復臺灣。榮民袍澤的愛國情操與偉大貢獻,令人感佩。
馬英九說,民國38(1949)年政府遷臺後,榮民前輩持續擔負保衛臺灣的責任,參與「古寧頭」及「八二三」等關鍵戰役,付出生命與健康捍衛國家生存。退伍後,榮民前輩更加入國家建設的行列,包括中部橫貫公路、曾文水庫、高速公路及臺中港等均有渠等足跡與汗水,以實際行動為國人帶來安居樂業的生活,殊值肯定。
救國團成立61週年 使命「我們為青年服務,青年為國家服務」
由蔣公提議創立、並由前總統蔣經國擔任主任的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於1952年10月31日蔣公生日正式成立,作為祝壽賀禮。救國團今年屆滿61週年於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分別舉行終身學習中心揭牌儀式及感恩、表揚、溫馨的團慶茶會。
救國團主任張德聰教授致詞表示,救國團社會企業的理念基於對社會的使命:「我們為青年服務,青年為國家服務」,以企業方法經營救國團「公益性、教育性、服務性、健康性」四大志業,以達自給自足,進而「營運以行義」回饋社會公益,創造社會價值,「結合社會資源做好社會服務」。
為配合政府推展終身教育政策,並落實救國團四大志業的教育志業,張德聰正式宣佈救國團「社會教育研習中心」更名為「終身學習中心」。張德聰說,救國團推廣「終身學習」,在全國各縣市設立64個終身學習中心,提供非正規學習的管道,增進民眾學習便利性,每年參加研習學友超過60萬人次;今年度在各縣市成立「終身學習中心志工隊」,擴大「終身學習」參與服務層面,讓「學習、成長、服務、貢獻」成為一個正向循環。
空軍P-3C反潛機成軍 馬英九:國防不鬆懈
中華民國向美國採購12架P-3C型反潛機,軍方在屏東空軍基地為首架抵台的P-3C反潛機舉行接機典禮,總統馬英九、國防部長嚴明、參謀總長高廣圻、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副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 等人出席,不少退役將官也與會,見證國軍反潛作戰邁向新的里程碑。馬英九主持P-3C接機典禮,並登入機艙駕駛座參觀。他說,國軍所採購的P-3C是目前同類型機種性能最先進的,可全面發揮偵搜、監測能力。
馬英九致詞時表示,全世界有好幾個國家都擁有P-3C型飛機,國軍所採購的12架P-3C型反潛機,是目前同類型機種性能最先進的,和美國所使用的P-3C沒有什麼不同。臺灣四面環海,無論在海洋監測、反潛作戰方面都要有最先進的儀器支援,P-3C全面到位後,可望全面發揮水下偵搜、海上攻擊及空中監測能力。
馬英九表示,近5年來和中(共)國大陸關係雖有改善,但中(共)國大陸對臺軍事策略沒有任何改變,臺灣不能鬆懈國防,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做到「防衛固守,有效嚇阻」。 馬英九以古訓「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呼籲必須有所警惕,才能維護國家安全。
談到臺美關係,馬英九說,美國依臺灣關係法,對臺提供防衛性武器,雖然中共和美國簽署八一七公報,但美方對中華民國做了六項保證,包括保證軍售不會跟中國大陸諮商、軍售沒有截止期限等;兩年前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也公開表示,「和中華民國是安全和經濟的夥伴關係」。
他說,目前國軍建軍備戰是採取創新、不對稱方式,以量少質精的戰力維護臺海安全。中華民國空軍擁有光榮悠久歷史,忠勇軍風,P-3C未來成軍後,將繼續擔負保衛疆土的任務。
陳破空:《服貿協議》以經逼政 臺灣人將淪為替共產黨打工
陳破空參加民進黨第七次對中政策擴大會議,他說,這些年臺灣海峽呈現暫時的安寧,但中(共)國瞄准臺灣的導彈,有增無減。而整個亞太地區,都進入多事之秋。這是美國重返亞洲的大背景。他說,臺灣有必要思量自己在美國領導的亞太區域聯盟中的角色和定位。如果臺灣缺位這一區域聯盟,第一島鏈便將出現裂縫。
陳破空強調,臺灣至少不能成爲文明世界圍堵專制堡壘的戰略缺口。他提醒,處理與中(共)國的關系,首先需要明辨臺灣的優勢。與中(共)國相比,今日臺灣的優勢,不是經濟,不是軍事,而是普世價值和國際聯盟。
對於中共一再呼籲臺灣盡速通過《服貿協議》,陳破空認為,當中共對臺武力吞不下時,就改用經濟利誘方式。中共拋《服貿協議》,採用的就是釣魚戰術,想透過經濟套牢臺灣,再進一步從政治上套牢。由於中國多數國營企業,背後都是中共的資源。反觀臺灣,若是以目前不均等的條件把《服貿協議》簽下來,中共會以大吃小,臺灣人最後會變成替共產黨打工、受共產黨的剝削。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文政表示,當前政府在國家安全戰略上最大的問題乃在於過度強調、依賴與中(共)國的關係,如無法迅速加以調整並恢復均衡,中(共)國因素對臺政治與經濟的影響力將持續擴大。
他主張,臺灣的國家安全戰略應建立在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認同上,應以強化國防與外交為先,以導正當前失衡的現象。當前弱化的國防必須明顯地提振,以重建人民、軍隊與友邦的信心;對美日等民主友邦的外交必須明顯地深化與擴大,以發揮臺灣的地緣戰略重要性。
前陸軍總司令胡鎮埔表示,近年來中共頻頻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中共艦艇、飛機不斷駛入日本海域,且迄今仍未宣稱放棄對臺使用武力,並制定反分裂國家法,使其對臺動武能進一步合法化,完全違背其不斷對外宣稱的「和平發展」理念與「永不稱霸」的承諾,更牴觸亞太各國維持區域和平穩定的高度共識與共同利益。
胡鎮埔說,中共雖認同兩岸關係已獲改善,惟仍不滿美對臺軍事、軍售交流,並持續強化對臺針對性武備,以及持續地近岸島嶼演練等,顯見其並未調整或改變「反獨促統」與「以武促統」的一貫思維,對此國軍仍應持續堅實戰備整備,以因應未來的軍事挑戰。
(責任編輯:林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