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科教文化

北大教授:中小學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試機器

【大紀元2013年10月08日訊】廣州首期廣州教育大講壇上,北京大學著名教授鄭也夫作為講壇主講人之一,分析了中國教育的現狀。鄭也夫稱,12年的中小學教育把人修理成一個考試機器,即使進入哈佛耶魯等世界名校也不會獲諾貝爾獎。

南方都市報報導,鄭也夫把中國中等教育(小學教育之後、大學教育之前)的現狀比作壓縮餅乾,「學生的天賦和能力參差不齊,教育機構的做法往往是上壓下提。即成績好的學生會被限制,而成績較差的學生會被逼迫去學習,出現了伺候分數的現象」。

「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沒有一個在大陸受過中小學教育」,他甚至認為在中國受過12年中小學教育的人,即使進入哈佛耶魯等世界名校也不會獲諾貝爾獎,因為12年的中小學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沒有了想像力和創造力,只是一個考試機器」。

鄭也夫列舉了德國的教育模式,認為其值得借鑒。德國採用三軌制,在小學四年後學生分流成三種不同的中學:主體中學,實科中學和文科中學,各佔1/3。其中只有文科中學的學生才會走進大學,而主體中學和實科中學的學生都會進入職業學校。而德國的職業學校與大學沒有地位上的優劣之分。

多年來中國的教育制度一直飽受詬病,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下,學校領導和教師的獎金、職稱等切身利益跟學生的考試成績、升學成績牢牢地綁在了一起,學生在無形中成了他們爭獎金、評職稱和創政績、陞官職的工具,為了自身的利益,他們不得不向學生不斷加壓,於是作業越來越多,題目越來越難,考試越來越頻繁,學生的壓力自然越來越大。

令孩子們倍感窒息的遠不止是身體的勞累,還有精神上的重負。學得差、考得不好,不但同學看不起,老師要批評,回家後還常常要遭到父母的責罵。升學更是橫在他們人生路上的一道大關,有不少人因此睡不著覺,吃不下飯。

超負荷的心身重壓,讓許多學生覺得活著沒意思,嚴重的甚至輕生自殺。健康網發表的一篇文章稱,中國兒童自殺率世界第一。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今年公佈的一項全國性調查結果顯示:中學生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曾經考慮過自殺,占總數的20.4%,而為自殺做過計劃的占6.5%。與2002年的調查結果相比,這幾個資料都增加了幾個百分點。而導致學生自殺的首要原因就是學習壓力過大。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