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10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97年(2008)以來,大腸直腸癌是台灣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每年有1萬4千人罹患,5千人因大腸直腸癌死亡。國民健康署從2004年監測大腸直腸癌篩檢到現在,發現接受篩檢者相較於未篩檢者,死亡風險降低10%。這項研究是世界上首次證實免疫法糞便潛血篩檢可有效降低大腸直腸癌死亡率。
台灣消化醫學會副祕書長、台大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邱瀚模4日表示,「有做有保庇」。在大腸直腸癌上,篩檢可以把人生分成勝部與敗部,分析發現至少做一次篩檢的人,就進入人生的勝利組。邱瀚模指出,篩檢發現的大腸直腸癌只有7%是第四期,未篩檢發現的大腸癌20%是第四期。參加篩檢者48%罹患零期與第一期,未篩檢者21%罹患早期大腸癌。
根據統計,糞便潛血反應陽性的民眾做大腸鏡,約5~6%發現大腸癌,40%發現癌症或腺瘤。不過,民眾因糞便潛血反應陽性做大腸鏡檢查卻只占六~七成。邱瀚模說,大腸癌由小息肉變成晚期大腸癌,癌前病變需要5~10年,民眾今年太忙沒篩檢,明年想做都還來得及,有足夠的時間參加篩檢。
2012年(101)大腸直腸癌篩檢率33.7%,65歲以後篩檢率大增,女比男多,邱瀚模表示,50~64歲族群篩檢率如能提高,未來死亡率差異可能不只10%。
而台灣民眾不願意做大腸直腸癌篩檢最大原因是「沒時間」,其次是「要花錢」還有怕痛。有女性表示,怕給家裡惹麻煩,另外,還有人根本不知道可做篩檢。事實上,針對50~74歲民眾,政府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大腸直腸癌篩檢。◇
(責任編輯: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