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消費專家:4月及10月不是購物好時機
【大紀元2013年10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時值萬聖節的購物潮,美國零售業莫不傾盡全力吸引消費者上門,以提高全年的銷售業績。購物專家埃爾伍德(Mark Ellwood)近日在《彭博商業週刊》的專訪中說,每年的4月及10月並不是購物的好時機,他建議消費者提防零售業的促銷伎倆。
埃爾伍德在其新著《交易狂:在打折世界的購物之道》(Bargain Fever: How to Shop in a Discounted World)中鉅細靡遺的提醒消費者,沒有必要支付額外的費用,購物的錦囊妙方就是:不要支付全額。
文章說,相較於一世紀之前,現在的美國消費者購物相當便利,例如隨時可查閱價格的應用軟件、折扣會員卡、免費送貨等都是刺激消費者不假思索購物的誘因。
然而埃爾伍德認為世面上的貨品已到了泛濫的地步,有很多是不必要的,只是有更多的公司生產更多的相似產品,只不過口味、形狀、顏色及大小有所不同而已。
埃爾伍德在其新著中說,現在的零售業者在掌握消費心理方面,也變得更為精細,透過消費者瀏覽網站的紀錄以及信用卡交易習慣的分析,了解消費者的喜好。
另一方面,科學家亦積極地研發添加具備催化購買慾的香味及荷爾蒙,再搭配令人驚喜的優惠券、親友同購優惠方案、以及其他刺激消費點子等,吸引消費者上門。
埃爾伍德在接受專訪時提供消費者五大建議,第一個是提醒消費者不要在每年的4月及10月購物,因為4月是退稅季節,消費者通常會誤將退稅金額看成是「額外的獎金」,而不是辛苦工作掙來、應該存到銀行的「收入」。10月則是零售業提高全年銷售業績的最後一博,會想方設法用各種銷售花招吸引消費者上門。
第二個建議是「金髮姑娘」原則,不要被零售店陳列貨品的技巧迷惑。埃爾伍德說,現在的貨品種類繁多,零售店通常會導引消費者注視較貴的貨品,消費者要學習金髮姑娘到三隻熊家中選擇東西的原則,只購買最適合自己的東西。
埃爾伍德另外提醒消費者謹防商家的「假降價」。商家有時會將標籤上的價格劃掉,並在下面寫上一個很顯著的較低價格,但事實上那個被刪掉的價格可能不是原始的賣價。
還有一些商家會在店內放置兩個極為相似的物件,但二者的價格差異很大,用這個方法吸引消費者購買自以為更實惠的東西。
埃爾伍德認為最好的提示與訂價策略或銷售心理學無關,只要運用人性即可,因此他的最後一項建議是在準備刷卡前客氣地詢問店家,「這是你們可以提供的最好的價格嗎?」或「我有好一陣子沒有接收電子郵件了,你們現在有促銷活動嗎?」這樣通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文章說,零售業諮詢許多訂價顧問、行為經濟學家、高階管理人員。但他們這些人至少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為零售業帶來更大的銷售額。
(責任編輯:張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