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tags:
乾隆,
故宮
【大紀元2013年10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隆重推出「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特展,總計展出高達二百件文物,展期即日起至103年(2014)1月7日止,展覽分為「品味養成」、「鑑藏製作」及「生活藝術」三單元,繼前兩次報導第一、二單元之後,最後介紹第三單元:「生活藝術」部分。
清高宗的生活藝術
「十全乾隆」特展以乾隆皇帝的藝術品味為展覽主軸,藉由他的文物收藏、品評鑑賞、整理編目,以及創製監造,具體而有系統的呈現清高宗的藝術品味。此次展覽第三單元「生活藝術」,主要呈現清高宗長達一甲子主宰天下,他六次南巡,深入江南;十全武功,開疆拓土;西風東漸,萬國來朝;大大地豐富了他人生閱歷,開拓了他的丘壑與視野,轉化為獨特豐富而多元的藝術品味,並實踐於幾暇怡情樂志的生活情趣中。
乾隆皇帝對藝術的品鑑與創新,乃立基於其對藝術文化的深切愛好,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處處表現出對藝術活動與文化事件的投入。
遊歷
乾隆皇帝在位的六十年中,超過二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各地遊歷,不論東巡祭祖、移蹕承德避暑山莊或是六次南巡,凡所到之處、所遇之境及所見之物,無一不觸動他的內心世界。他回憶起父、祖先人的事蹟,聯想到古聖賢哲的作為;他對照著隨身攜帶的藝術作品,反芻著閱讀而來的文化素養。遊歷不僅擴大乾隆皇帝的見聞,身歷其境的過程,更對他的藝術品味產生深刻的影響。
身為一國之君,乾隆皇帝的生活幾乎等同於政治,然而在其內心的某個角落卻充滿著對文人世界的憧憬。盤山的靜寄山莊是他所嚮往的恬靜居所,在繪畫無限可能的世界中,他取代古畫中的人物,彷彿今之古人;又或化身文士,遊藝於自然理想的山水之中;或化身普賢,浸潤於宗教空無的境界中,透過畫面構圖與內容的共同闡釋,透顯出乾隆皇帝個人深層而多面向的人生哲學思維。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於身繫滿漢文化的乾隆皇帝而言,揉合漢族士人追求學問修養與滿族騎射巡狩的傳統習慣,巡幸遊歷,自然成為生活中重要一環。他在位六十年間,出宮遊歷多達一百五十餘次;一年當中,離開紫禁城居於圓明園等行宮也幾佔一半以上。
乾隆皇帝各式的遊歷,當以其六次南巡最受矚目。相關官書檔案與輿圖繪卷,留存也最為豐富。南巡路上,固然有一系列公務訪察;但公餘之暇,乾隆皇帝即輕騎簡從,尋幽訪勝,品茶賞景,作畫賦詩,考察古蹟,充份享受江南文士的藝術生活。
每至勝景,乾隆即命畫師對景寫生,回鑾後於皇家御苑模仿建造;若發掘地方才藝之士,更召赴內廷服務,例如徐揚、張宗蒼兩人,即是乾隆皇帝於第一次南巡所發掘的繪畫人才。
怡情樂志
從乾隆皇帝幾方閑章印文,如「幾暇臨池」、「典學勤政」、「聊以觀生意」、「琴書道趣生」及「行樂信天真」都說明他在日理萬機之餘,醉心於怡情樂志的藝文生活。受到內府大量典藏文物啟發,乾隆皇帝常令宮廷畫家仿製前人畫作,以自己的容貌入畫,彷彿親歷其境,體驗畫中人物的感受;也在政餘閒暇,留下大量書畫題詠,顯示他追求書畫合壁、文人三絕的理想。
透過御製詩文、活計檔與現存物品,可以清楚看出乾隆皇帝對園林、文具、品茶、裝潢設計的講究。多寶格,更是乾隆皇帝展現其帝王收藏品味與特質的綜合體。透過蒐集、整理、品鑑、設計、組配、仿製、新創等全面而多元的典藏步驟,達到貫穿古今,跨越中外,集結生活趣味感與文化豐富性之大成。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