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新興閣掌中乾坤 傳承布袋戲技藝美
【大紀元2013年0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布袋戲又稱掌中戲,新興閣掌中劇團是其先祖在清朝嘉慶年間從大陸福建漳州來台發展,到了第五代掌門人團長鍾任壁帶領新興閣出國到歐、美、韓、日等國表演進行文化外交,獲得各國戲劇界及民眾的讚賞。鍾任壁告訴記者演布袋戲忠孝節義很重要,他舉《周處除三害》的故事中,猛虎、蛟龍、莽夫周處覺悟的故事觀眾很喜歡看,這種是很好的戲。
鍾任壁說,布袋戲劇情中有口白來勸善,《周處除三害》講恃強凌弱的周處,在老人點化下幡然覺悟殺南山猛虎、長橋惡蛟,自己刻苦讀書、修養品格,終成朝中大臣,百姓稱頌。
鍾任壁表示,周處除的猛虎,他演出要像《武松打虎》一般,他曾經到韓國公演, 當時台下看戲人很多,演完後一位山東大漢直問演出的人是誰,還跑來說,「山東老虎最多,猛虎要吃人『一撲,二掀,三翦』,武松武功很好,都沒有被咬到、翦到、武松打到最後,軟趴趴在喘氣,你都有照步數來做得很好、手腳厲害。」
新興閣家藏劇本超過兩千本
「觀眾最重要,他要不要聽,讓人家覺得有趣想看。」 鍾任壁說,周處這麼厲害要演出來,觀眾在想要怎麼修理他。口白要講到讓觀眾聽起來覺得周處會反悔,但不知道怎麼反悔?吸引觀眾。「至於口白要怎麼講?」做主演的人,要讓周處想到「這樣把人欺負人家很可憐,改天換成我讓人欺負也很可憐。」周處要做的很莽夫,讓人愛笑;也要演的像大壞人,讓觀眾想去罵,不知道後面劇情會怎樣演。
[[4]]
鍾任壁分享,做戲也不要太深,淺白讓人看得懂,做細小部分、小細節要很注意、角色有禮數的地方要尊重、不能省掉。主演的人自己對歷史故事要了解,才能教育別人,不能破壞社會、敗壞教育不行。布袋戲裡面有藝術,周處除三害的勇氣要演的十足,口白聽了很好聽、音樂也很好,讓觀眾看著聽著很快時間就過去了。
第六代傳人鍾任樑介紹,第四代曾祖父鍾任祥是少林拳術西螺七崁阿善師的徒弟,他的父親鍾任壁有學國術,也將武術融入布袋戲裡面。鍾任壁的品德好,所有賺的錢就是添購布袋戲東西,有空就整理劇本。目前家藏劇本超過兩千本,對於新興閣歷代布袋戲文物的保存很用心。新興閣劇本、戲偶、戲台等文物,從日據後期到當今文化場,鍾任壁都細心收藏,保留台灣布袋戲史上重要文化資產。
[[7]]
反共抗俄劇提防匪諜 金錢、女色誘惑人心
鍾任樑表示,中日戰爭後日本政府「禁鼓樂」,布袋戲演出的機會減少,1941年日本台灣總督府為推行布袋戲日化的工作,演出就要以日本社會的故事為背景。
到了光復之後台灣政府就安排反共抗俄劇,最主要是怕匪諜的滲透,因為人很怕受到女人、酒、錢、利益的誘惑,被收買後變成匪諜,若做錯事情要回頭是岸。當時戲劇有演「中國大陸百姓受到迫害,就是中共政府的高壓政策」,原因是政府希望反攻大陸、解救大陸同胞。
[[1]]
新興閣後來發展劍俠布袋戲、金光布袋戲,把台灣人善良、正義感、奮鬥精神演在裡面;並在電視上演出「電視布袋戲」,後來因推動電視演國語布袋戲,講閩南語的鍾任壁無緣繼續在電視台演出;其後並配合政府的反毒、反綁架政策,以布袋戲演出劇碼,到全台各校巡演。
鍾任壁曾獲教育部設置的「薪傳獎」,近年來他受邀赴日、韓、法、德、美及匈牙利等演出,也積極投入學校、社區教學,延續掌中戲民俗傳統文化。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