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冬山河自行車道+濱海南線自行車道(新水自行車道)河岸海岸風光盡收眼底。冬山河自行車道沿著冬山河的右岸與左岸自行車道組成,起訖點均為冬山火車站至清水大閘門,單程9公里。
新水自行車道,自清水大閘門至利澤工業區北側,約3.1公里。
適合親子同遊的冬山河自行車道
冬山河自行車道,沿著河畔騎行,將冬山河美景盡收眼底,並可順遊冬山河親水公園、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等著名景點。除此,還可慢遊鄰近五十二甲濕地、平埔族噶瑪蘭人的聚落,與利澤老街,或是搭配冬山河遊船等活動。此車道完整,路況佳,適合全家大小一同暢遊的熱門自行車道。(唯獨鄰近冬山火車站附近自行車道,現正在施工。)此自行車道,集生態、觀光、休閒、運動及人文於一身。
推薦景點:親水公園、傳藝中心、清水大閘門、利澤簡橋、利澤老街、五十二甲濕地、冬山河休閒農業區、珍珠休閒農業區與冬山河森林公園。
從瓜棚式的冬山火車站出發,沿著冬山河右岸騎行,首先經過的是螢火蟲竹林復育區。再一路段因兩旁種植甲蟲最喜歡吸取樹液的台灣原生種光臘樹,故成了獨角仙的棲地(四至六月間)。岸邊一為河岸風光,一為田野鄉村景緻,再加上植栽多台灣原生種,如竹林、光臘樹、苦楝、柳樹、雀榕等。鳥類種類也多,如鷺科鳥類,大卷尾(烏秋)、棕背伯勞、褐頭鷦鶯、白頭翁、小鷿鷉、紅冠水雞等。而且沿路皆有解說牌,很適合走走看看,拍拍照。
五十二甲濕地為賞鳥的推薦點,因當初漢人開墾時面積約52公頃,目前面積有200甲,因地勢低窪,終年水域覆蓋形成草澤環境,還有穗花棋盤腳(水茄苳),這是蘭陽平原極具代表性的原生植物,成為特殊的生態發展區。大批的休耕地加上茂密生長的鹹草、蘆葦等,且有豐富的魚、無脊椎生物,提供水鳥及留鳥的棲息地。
利澤簡橋旁的一棵雀榕,正值果實累累,樹上竟有數十隻鳥兒,吱吱喳喳,好不熱鬧。
經過紅色拱門造型的利澤簡橋,便來到冬山河親水公園。這兒每到盛夏舉辦的國際童玩藝術節,吸引了大批的大手牽小手的大人小孩,戲水看表演,玩得不亦樂乎!當然西式划船、三鐵比賽也常在這兒練習或舉行。
親水公園,可以轉換搭船至傳藝,或騎單車繼續前行至傳藝。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位於冬山河下游風景區內,面積24公頃,致力推展傳統藝術的維護、研究、保存、傳習、展演等。另配合冬山河水域規劃,設有水上巴士接駁冬山河親水公園,在觀光與文化上結為一體。這兒是民間傳統藝術的家,也是堪稱最有年味的地方。
接近清水大閘門,有一些釣客在此垂釣,因是淡鹹水交接處,有不少的烏魚。
新水自行車道 體驗海岸風光
清水防潮閘門,有調節水量的功能。從這兒往右行,銜接濱海南線自行車道(新水自行車道),沿岸多植林投、木麻黃等防風林,可聽到海濤聲,隨處可通利澤海邊。赤腳走沙灘,玩沙、看海、玩海浪、抓螃蟹,或者靜思,眺望宜蘭人的精神堡壘-龜山島,做什麼都好。在宜蘭,若能放鬆心情,總能多一份悠閒與自在。
養鴨中心,曾經孕育過無數鴨種的地方,兩隻鴨當門牌做為活招牌。
「利澤老街」位於冬山河舊河道旁,早期是噶瑪蘭族聚落,曾經是宜蘭縣溪南地區重要的內陸港口及貨物集散地,後因冬山河改道,老街漸漸沒落。
流流社,是早期(200年前)噶瑪蘭人的聚落,如今大部分遷移到花蓮新社地區,這兒只剩下幾戶人家而已。大葉山欖,是當初馬偕博士所帶來,為噶瑪蘭人的精神象徵,如今為宜蘭縣政府列為珍貴老樹。林老先生致力保存噶瑪蘭文化,蓋了樹屋,並經營噶瑪蘭ㄟ古厝民宿,但須預約。噶瑪蘭ㄟ古厝真的是原汁原味的歷史瑰寶,有些漂流木的隨意放置,以及大自然素材的草屋、木屋,原始的森林氣息,讓旅客體驗一場美妙的身心洗禮!不遠處還留下噶瑪蘭人的家屋,主要建材為茅草及竹子,家屋還搭有休息聊天的平台,很方便。
探訪完流流社,可直接上冬山河右岸,繼續前行。途中,會經過以稻草工藝著稱的珍珠社區,可一探究竟。
當你放鬆心情,並放慢腳步,仔細觀察,將處處會有驚喜。在宜蘭,總能多一份悠閒與自在,它真的很適合慢活,值得你細細品味。
交通資訊:
1.開車至傳藝、親水公園、冬山火車站停車場,再換騎自行車入冬山河自行車道。 此外,傳藝、親水公園、冬山火車站均設有自行車租賃站。
2.搭火車到羅東火車站或公車到羅東轉運站。由後站的傳藝路右轉光榮路,向南行約600公尺左轉進入十六分圳自行車道.,再續行銜接冬山河自行車道。
(責任編輯:鄭樺)